文档介绍:留仙小学2011—2012上学期学科教学工作计划姓名:邹会玉  本期主要任课情况:一(1)、一(2)班数学任课班级学生人数上期合格率上期平均分上期优秀率一(1)班49   一(2)班49   学生应达成的目标1、熟练的数出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0-20各数。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名称,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减法;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4、初步认识钟面,会认识整时和半时。学生已达成的目标1、认识了10以内的数,会写0-10各数。2、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3、能进行10以内简单的加减法的计算。本学期教学总目标1、基于儿童数数的经验,结合具体的情景认识10以内的数的意义,会认、会读、会写0——10的数,会用它们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初步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通过比较具体数量多少的数学活动,获得对“>、<、=”等符号的意义的理解,并会用这些符号表示10以内的数的大小;经历比高矮、比轻重、比长短等实践操作或数学思考活动,体验“比”的方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并在描述或倾听各自思考过程的交流中,体会学会有条理的表示自己思想和学会倾听的重要性。3、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10以内的加减算式,并加以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初步感受加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正确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掌握10以内数的分解与合成的技能;通过整理加、减法算式,并探索其间规律性的活动,培养与发展数感。4、经历表示11——20的数的具体操作及其概括过程,初步体会用十进制记数的位值原理,会数、读、写20日内数,掌握它们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结合解决问题的活动,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学会20以内的进位和退位,逐步的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5、结合日常作息时间,学会认读钟面上表示整时、半时的时刻,了解记时的书写方法,并会用“快几时了”或“刚过几时”等词语描述时间,经历简单而熟悉的操作活动,体验时间的长短,培养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6、结合生动有趣的情境或活动,体会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回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7、通过对实物和模型的观察、操作、分类等活动,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经验,能直观辨认它们的形状是长方形、正方形、圆柱或球,能直观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圆柱或球等立体图形。8、结合日常生活中必须进行的分类活动,感受分类的必要性,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并在这些活动中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9、借助有趣,真实的情境,激发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发展初步的统计意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本学期各单元目标第一单元1、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习数学的乐趣。2、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能正确地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认,会读,会写0—10各数。4、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