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药膳学针对中老年人中医药膳发展论述班级:10药学2班姓名:游江辉学号:201001010113摘要:药膳既不同于一般的中药方剂,又有别于普通的饮食,是一种兼有药物功效和食品美味的特殊膳食。它可以使食用者得到美食享受,尤其是对于当代中老年群体来说,又在享受中,使其身体得到滋补,疾病得到治疗。老年人是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如何使老年人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防病抗衰,延年益寿,这已是一个人人关心的重要的社会问题。因而,中国传统药膳的制作和应用,不但是一门科学,更可以说是一门艺术。关键词:药膳、中老年、季节气候正文:药膳发源于我国传统的饮食和中医食疗文化,药膳是在中医学、烹饪学和营养学理论指导下,严格按药膳配方,将中药与某些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相配伍,采用我国独特的饮食烹调技术和现代科学方法制作而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的美味食品。(简言之,药膳即药材与食材相配伍而做成的美食。)它是中国传统的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它“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既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因此,药膳既不同于一般的中药方剂,又有别于普通的饮食,是一种兼有药物功效和食品美味的特殊膳食。它可以使食用者得到美食享受,又在享受中,使其身体得到滋补,疾病得到治疗。因而,中国传统药膳的制作和应用,不但是一门科学,更可以说是一门艺术。我觉得良好的膳食可以决定你的寿命的长短,也可以挽救你的生命。老祖宗提出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膳食原则,仔细想想,还满有科学性的呢。所以,我认为“合理膳食,均衡营养,科学三餐”,这是人类健康长寿的三大法宝。如果我们能明了“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的原理,合理膳食,科学三餐,就能获取均衡的营养,享受美好的人生。药膳的种类繁多,分类方法各不相同,按其作用(功效)大约可分三种。1、治疗疾病类:主要是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药膳进行治疗,尤其对慢性病患者最适宜。2、保健强身类:主要供无病但体质偏弱的人员食用,具有保健强身、增强体质的功效。3、抗老益寿类:主要适用于年老体弱的人食用,由于老年人气血虚衰,需要药膳滋补,达到抗衰老延年益寿的目的。不同的药膳在不同的季节会有不同的功效,例如夏天常喝绿豆汤可以清热解暑,但在冬季如果常喝绿豆汤则会使脾胃受寒。所以我们需要根据季节合理的食用药膳。四季滋补药膳的运用原则:1、四季气候对人体的影响在一年四季之中,自然界的气候存在着春温、夏热、秋燥、冬寒的周期变化,并且由此导致万物的变化,呈现生、长、收、藏的规律,同时也影响着人体,使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均形成了与之相应的变化节律。一般来说,随着天时寒暑的变迁,人体的阴阳、气血、脏腑、津液也有相应的盛衰改变。人体由阴阳二气构成,人体阴阳气血与自然界四时的阴阳之气相通,天气在一年之中具有阴阳消长节律,由春至夏为阳长阴消,从秋至冬为阳消阴长,人体阴阳之也与之相应。从而表现出春夏则阳气多而阴气少,秋冬则阴气盛而阳衰的规律变化。-1-2、气候异常的变化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四季气候的异常变化致使四时邪气的产生各不相同,因而其所发生的病证具有明显的季节特点,如,春多风病、肝病;夏多暑病、心病;长夏多湿病、脾病;秋多温燥、肺病;冬多寒病、肾病。不仅如此,四时受邪,伏而后发,其病证亦可表现出季节规律。总之,人体的生理活动一般来说,是随着四时气候的变化而有相应改变的,在疾病发生过程中,也受季节变化而有影响。3、滋补药膳配伍原则药膳运用原则是辨证施治,依据中医药理论必须“组药有方,方必依法,定法有理,理必有据”,不仅用药如此,在食物选择上也是如此,必须运用辨证的方法和论治原则,在正确辨证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选药组方或选食配膳,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对体弱或老年,滋补药膳亦是如此。另外,还要根据四季的不同气候来选择用膳。春季:气候特点:气候温和,万物生长向上,五脏属肝,需要升补。气候异常,常发生风病,肝病等证。春季怎样进补祖国医学认为,春季养生"当需食补"。但必须根据春天人体阳气逐渐生发的特点,选择其平补、清补的饮食,以免适得其反。营养学家认为,以下几种人适宜于在春天进补:中老年人有早衰现象者;患有各种慢性病而体形孱瘦者;腰酸眩晕、脸色萎黄、精神萎靡者;春天气候变化大,受凉后易反复感冒者;过去在春天有哮喘发作史,而现在尚未发作者;到黄梅天容易饗嫦*,或到夏天有夏季低热者。凡属上述情况者,均可利用春天这个季节,根据个人体质及病情,选择适当的食补方法,以防病治病。老年人或有上述情况者,可采用平补饮食。具有这种作用的食物有:荠麦、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