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1规划背景及规划概述《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04-2010)》(第一期)于2007年2月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批复;《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0-2015)》(第二期)于2012年获得了批复。《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0-2015)》(第二期)的建设内容为:继续实施轨道交通1、2号线,新建轨道交通2号线延伸线、3号线、4号线和4号线支线,,形成两横两纵的“井字型”轨道交通骨架网络,规划覆盖东部新城、相城区、东太湖地区、吴江市等重点建设区域。截至2013年11月,苏州市已经建成开通2条轨道线路,其中第一期规划中的1号线(,24座车站)于2012年4月28日开通试运营,第二期规划的市域线昆山花桥段于2013年10月16日开通试运营,另外2号线己试运行,计划于2013年年底开通运营。目前,在建的4号线及4号线支线、。自2012年4月开通运营以来的一年中(2012年4月-2013年4月),,,,最高日客运量突破25万人次。上述《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对近期轨道交通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已建成运营的1号线,对换乘走廊交通特别是提升古城交通服务水平,带动沿线开发,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明显的作用,其它已批复的轨道交通线路建设也有序推进。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以及“退二进三”的策略,苏州正在构建“一核四城”的城市发展格局,对调整、优化、提升中心城区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苏州市将以构建名城保护为基础、以和谐苏州为主题的“青山清水、新天堂”为目标,提升苏州城市在区域中的综合竞争力,做大做强苏州中心城市,积极构建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网络,交通枢纽为衔接的城市公交体系。国务院批复的《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同时也提出了在苏州建设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到2020年,城市居民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28%,实现城乡客运全覆盖的发展要求。-2-近几年苏州市城市发展迅猛,远超预期,基于苏州市行政区划调整、上位区域规划的新要求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修编,苏州市有必要对第二期建设规划进行修编,在整合以往轨道交通规划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发展需求,组织编制近期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调整规划,以调整优化线网结构并适当增加建设规模,以满足并支撑城市的快速发展要求。因此,编制建设规划的调整规划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需尽快制定符合苏州实际的2015年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方案,明确近期建设任务的规模、建设时序、资金安排等,以确保线网建设的先进性和有序性。调整后的建设规划内容为:2010~2015年,苏州继续加大轨道交通建设力度,在已批复的市域昆山花桥段、2号线延伸线、3号线、4号线及支线的基础上,对原批复的3号线与原线网的5号线进行优化组合,原批复的3号线将变成新线网的3号线和5号线各一段,新调整增加建设2条轨道交通线,,34座车站。表1苏州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线路表序号线路名称起点终点里程(km),是线网的重要联络线和换乘线,连接高新区、吴中区、工业园区三区中心,同时也是湖西CBD客流的重要集散线路。东段工程主要是服务工业园区,加强与CBD的联系。,连接吴中区、高新区、古城、工业园区,可缓解古城交通,加强湖东湖西的联系,缓解1号线运能不足。西段工程主要是服务古城与西部城区的联系,缓解东西向的交通压力同时促进沿线的发展。-3-图12015年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表2规划调整后建设规模构成表序号线路名称起终点长度(公里)车站(座)开通时间(含分段开通)一、已运营线路11号线木渎---、已批复线路12号线北延苏州高速站-(预计)22号线东延迎春南路-(预计)33号线西段苏州新区站-(预计)45号线东段星波街-(预计)54号线苏虞张路-(预计)64号线支线红庄-(预计)、第二期建设计划调整线路-4-13号线东段东振路-(预计)25号线西段集散中心-(预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