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宫腔镜诊治宫角妊娠临床探析【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诊治宫角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24例宫角妊娠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B超组与宫腔镜组各12例,比较2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及治疗有效率。结果①术后病理结果显示,%,宫腔镜组诊断确诊率为100%。两组比较,χ2=,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9/12),宫腔镜组治疗成功率为100%(12/12),两组比较,χ2=,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宫腔镜组术中出血量、血β-HCG下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B超组,两组比较,P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腔镜诊治宫角妊娠准确率高,手术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宫腔镜;宫角妊娠;诊断;治疗;临床价值doi:.1004-7484(x).:1004-7484(2013)-03-1560-01宫角妊娠临床较为少见,是指孕卵附着在输卵管口近宫腔侧或输卵管间质部,并向宫腔侧发育的一种异位妊娠[1]。早期(孕周<8周[2])宫角妊娠诊断较困难,患者发生子宫角部破裂的危险性高,导致失血性休克,严重者威胁生命。近年来,随着临床内镜技术和影像学技术的成熟,宫角妊娠的诊治水平明显提高。本文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间我院采用宫腔镜治疗的24例宫角妊娠患者临床资料,旨在探讨宫腔镜诊治宫角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总结报告如下。――2013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24例宫角妊娠患者,均经内镜检查和(或)影像学检查诊断为宫角妊娠,术后均经病理证实。其中,年龄19-43岁,平均(±)岁;初孕8例,妊娠≥2次16例;入院时停经天数39-81天,平均(±)d;流产0-5次,平均(±)次;有宫外孕史2例,剖宫产史3例。平均血β-HCG值(±)IU/L。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B超组与宫腔镜组各12例,两组在一般情况上无明显差异(P>),具有可比性。,严格体格检查,初步判断妊娠部位及性质,制定出下一步的诊治方案。(或)影像学检查①B超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患者取平卧位,进行子宫纵、横切扫描,观察宫腔情况,记录宫腔的大小、形态、回声及边界,明确宫腔内有无孕囊,以及附件有无包块。明确确诊后B超引导下常规刮宫治疗。②宫腔镜组:采用宫腔检查镜、宫腔治疗镜、宫腔电切镜以及相关配套器械和设备;膨宫液采用NS。术前30min肛用400ug米索前列醇软化扩张宫颈[2-3]。骶麻或静脉麻醉,宫腔镜下行全面的宫腔检查,明确有无孕囊及其具体位置。确诊后B超引导宫腔镜下行反复负压吸宫清除病灶,必要进行宫腔镜电切术。两组患者术后均常规应用抗生素3-5d预防感染,以及子宫收缩剂和止血剂。[3],结合我院多年的实践经验,拟定疗效判定标准:①成功:术后患者阴道无出血或有少量出血,出血在5d内基本干净,血β-;②失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