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绿色化学与化工技术的进展环境治理的历史回顾★20世纪40~50年代——稀释废物★ 20世纪60~70年代——废物后处理★ 20世纪90年代——从源头消除污染源绿色化学(Green Chemistry)——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从源头消除污染的途径★新设计化学合成方法和化工产品来根除污染源各国政府推动绿色化学的措施★美国 1990年美国颁布了《污染防治条例》,将污染的防治定为国策 1996年设定“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日本制订“21世纪重建绿色地球”的新阳光计划,设立“为地球创新技术的研究院”★欧盟各国德国 1991年制订“为环境而研究的计划”英国 2000年设立“Jerwood Salters环境奖”荷兰制订“清洁生产手册”1990年,美国通过了一项“防止污染行动”的法令。1991年后,绿色化学由美国化学会(ACS)提出并成为美国国家环保局(EPA)的中心口号。1995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设立了“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从1996年开始在华盛顿国家科学院每年颁发一次,这是化学领域唯一的总统级科学奖。1999年,世界上第一本《绿色化学》杂志诞生。2000年,美国化学会出版了第一本绿色化学教科书。★中国制订了“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策略,并于1993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之后,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郑重声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决心。◆1995年中国科学院化学部组织了《绿色化学与技术——推进化工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途径》院士咨询活动◆ 199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九五”重大项目:环境友好石油化工催化化学与反应工程◆ 1997年5月,香山科学会议第72次学术研讨会: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科学的挑战——绿色化学◆ 1998年合肥第一届国际绿色化学高级研讨会◆ 1999年北京第16次九华山科学论坛“绿色化学的基本科学问题”◆ 2000年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立项——石油炼制和基本有机化学品合成的绿色化学绿色化学的兴起–环境保护的推动–合理利用资源–降低成本?环境监测费用?废物处理费用?人身保健费用?社区安全保险费用等绿色化学的主要内容无毒无害原料可再生资源环境友好产品回归自然废物回收利用无毒无害催化剂无毒无害溶剂原子经济反应绿色化学的12条原则1、防止废物的产生而不是产生后再来处理;2、合成方法应设计成能将所有的起始物质嵌入到最终产物中;3、只要可能,反应中使用和生成的物质应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无毒或毒性很小;4、设计的化学产品应在保护原有功效的同时尽量使其无毒或毒性很小;5、尽量不使用辅助性物质(如溶剂、分离试剂等),如果一定要用,也应使用无毒物质;6、能量消耗越小越好,应能为环境和经济方面的考虑所接受;绿色化学的12条原则7、只要技术上和经济上可行,使用的原材料应是能再生的;8、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衍生过程(如基团的保护,物理与化学过程的临时性修改等);9、尽量使用选择性高的催化剂,而不是提高反应物的配料比;10、设计化学产品时,应考虑当该物质完成自己的功能后,不再滞留于环境中,而可降解为无毒的产品;11、分析方法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开发,使之能做到实时、现场监控,以防有害物质的形成;12、化学过程中使用的物质或物质的形态,应考虑尽量减少实验事故的潜在危险,如气体释放、爆炸和着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