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民航人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特定职业规范和行为准则,即正确处理职业内部、职业之间、职业与社会之间、人与人之间关系应当遵循的思想和行为的规范。它是一般社会道德在不同职业中的特殊表现形式。职业道德是在相应的职业环境和职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职业道德不仅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而且是本行业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化。职业道德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范围上的特殊性职业道德是调整职活动中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社会职业千差万别,职业道德因行业而异,个性特征鲜明,每种职业道德在特定的职业范围内具有特殊的职业道德规范,各个具体职业道德都从自己的职业要求出发,规范本职业人员的职业行为。职业的不同差别,形成了职业道德适用范围的千差万别。从民航系统看,安检的职业道德,主要是调节安检人员与旅客、货主之间的职业道德关系。第二、内容上的稳定性(或连续性)。职业道德与职业生活紧密相联,在长期的社会职业实践中形成了稳定的职业心理和世代相袭的职业传统习惯。第三、形式上的多样性、具体性。职业道德的内容千差万别,各行各业从突出自身特点出发,采取具体、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将职业道德的内容具体化、规范化、通俗化。第四、强烈的纪律性。纪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但它是介于法律和道德之间的一种特殊的规范。它既要求人们能自觉遵守,又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就前者而言,它具有道德色彩;就后者而言,又带有一定的法律的色彩。就是说,一方面遵守纪律的一种美德,另一方面,遵守纪律又带有强制性,具有法令的要求。当前,我国民航正处于经济转体制、企业转机制、职工转身份的社会转型期,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念经历重新选择,重新构建,逐步融于新环境的过程。新旧体制的交替和新旧矛盾的冲突,加上人们对市场经济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使民航职业道德建设面临着纷繁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民航的快速发展,整个社会对民航从业人员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职工的职业道德水平如何,已成为影响民航发展的关键因素。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民航企业如何把握职工职业道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把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抓得更好,更有成效,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奋自强、敬业奉献”是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准则。改革开放 20 年来,民航员工职业道德建设水平普遍提高,在世界民航史上谱写了许多光辉的篇章。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职业道德的建设上,民航还有相对薄弱的一面,发生了一些本来不应发生的事故和问题,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重大损失。中国加入 WTO,对民航从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加强民航的职业道德建设。加强民航的职业道德建设。首先要增强职业观念。民航的职业特点是围绕"航空器的成功位移"来展开的,其主要任务是保证安全,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作为民航从业人员,一是要有安全观念。安全是民航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美国""恐怖事件导致 7 万多民航从业人员失业,其恶劣后果不言而喻;二是要有服务观念。服务质量与水平是企业的“生存线”,民航从业人员的最高标准就是使自己的服务质量与世界航空服务标准接轨,服务的最高追求不是“满意”,而是创立“品牌”,使企业获得“品牌效应”;三是要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