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技术交底记录年月日工程名称资中县人民医院门诊住院综合大楼分部工程基础工程分项工程名称:底板混凝土浇筑交底内容:一、施工工艺1、基础底板采用斜面分层的浇筑方法,且混凝土浇筑由远及近,随着混凝土浇筑,泵管及架子逐渐拆除。2、由于是大体积混凝土,为了防止温度裂缝及收缩裂缝出现,除了设计上采取措施外,在施工操作上控制浇筑层厚度,不大于500mm,并通过测温记录与保温覆盖措施使内外温差控制在25它以内。3、混凝土坍落度为180~200mm,采用的浇筑坡度为1:6,各地泵同时向后退着浇筑,泵口之间的距离保证接软管后能左右交合。4、根据泵送浇筑时自然形成一个坡度的实际情况,在每道浇筑带前后布置三道振捣棒,前道振捣棒布置在底排钢筋处和混凝土坡脚处,确保下部混凝土密实,后道振捣棒布置在混凝土卸料点,解决上部混凝土的捣实。5、除了钢筋稠密处采用斜向振捣外,其他部位均采用垂直振捣,振捣点的距离为300~400mm,插点距模板不大于200mm。6、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为了使上下层不产生冷缝,上层混凝土振捣实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完成,且振捣棒下插5cm。7、振捣要采取快插慢拔的原则,防止先将上层混凝土振实,而下层混凝土气泡无法排出,且振捣棒略微上下抽动,使振捣密实。8、振捣时间不要过长,一般控制在表面出浮浆且不再下沉为止。9、当底板混凝土浇筑到一半后,随即进行导墙混凝土的浇筑,因为墙体与底板混凝土硬化时,收缩的方向不一致,在接缝处容易产生裂缝。10、冬季施工,严格控制混凝土出罐温度不低于10℃,入槽温度不低于5℃。11、在浇筑和振捣过程中,上浮的泌水和浮浆顺混凝土面流到坑底,随混凝土向前推进,由集水坑或后浇带处抽排。12、泵送混凝土排除泌水和浮浆后,表面仍有较厚的水泥浆,在混凝土浇筑后一定要认真处理,按标高用长刮杆刮平,用木抹子搓压、拍实,在接近终凝前,用木抹子压光,使收缩裂缝闭合,然后覆盖保温材料,保温材料厚度根据大体积混凝土表面上部点的温差值而定。13、导墙施工做法如下图:钢板止水带宽度300mm,导墙高度为500mm。混凝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受人技术交底记录年月日工程名称资中县人民医院门诊住院综合大楼分部工程基础工程分项工程名称:底板混凝土浇筑交底内容:土浇筑至止水钢板中部,浇筑顺序先浇筑底板混凝土,在靠近外墙底板混凝土浇筑2~3h小时后,浇筑外墙导墙混凝土。二、质量要求1、混凝土工程质量要求具体请参照本书“箱型基础工程”章节中相应部分。2、对于到场的混凝土应进行抽检,坍落度过大过小拒收,一般到场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l9O±10mm。3、底板混凝土浇筑面的标高,严格按放线人员测定的标高来控制。4、混凝土不应有过振、漏振现象。5、在浇筑导墙混凝土时,确保墙体混凝土高度,到达钢板止水带的一半位置。一、应注意的质量问题1、混凝土振捣工经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进入施工现场,振捣工须戴绝缘手套,穿胶鞋等防护用品。2、在底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派2~3人看模、看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3、在混凝土泵送过程中,泵管架子的搭设要与钢筋分开,保证泵管的振动不会使钢筋移位。4、集水坑底模采用钢丝网,当混凝土浇筑后,将表面的浆抹平压实。5、在混凝土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