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麻江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2016一2020)前言第一章“十二五”扶贫攻坚回顾第一节“十二五”扶贫攻坚的阶段性成果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农村贫困现状得到有效缓解,全县有7个贫困村实现出列,%;5个贫困乡镇全部实现“减贫摘帽”,全县2014年实现贫困县省定标准退出。农民收入大幅提高。2015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69元,,%,%,增幅比全省、、。深入推进扶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扶贫项目439个,产业扶贫、科技扶贫、财政金融扶贫取得明显成效。种植方面,、蔬菜10万亩、、茶叶2281亩、葡萄2245亩、杨梅1250亩。养殖业方面,发放基础母羊11355只、种公羊574只、牛1485头、仔猪10725只、、。建成温氏养猪小区18个,年出栏生猪12万头。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城乡统筹发展,,户籍人口城镇化率、%、37%。打造翁保、高枧、复兴、六堡、大开田等20个新农村示范点,城乡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极大改善。累计完成国省道改造56公里,沪昆高铁客运专线30公里,县乡道路改造25公里,建设通村油路(水泥路)623公里,在全州率先实现建制村“村村通油路(水泥路)、通客运”目标。完成通组公路、串户路硬化700公里。实施病险水库治理11座,新建水库2座,。就业和社会保障加强。城镇新增就业813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800人,启动实施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86564人,综合参保率达98%以上;城乡低保实现控面提标,实施新农合大病保险,新农合参合率达100%。建立80周岁以上城乡居民高龄补贴制度。实施危房改造26525户,是“十一五”,新建廉租房(公租房)5512套,有效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生态环境较大改善。大力实施绿色麻江、环境污染治理和大气、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全面推进环境保护“六个一律”和森林保护“六个严禁”两项行动,%;节能减排成效明显,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达100%,集中式饮用水源和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建成县城污水处理一、二期工程,%。建成县城垃圾无害化填埋场和宣威、谷硐两个垃圾焚烧场,建成乡村垃圾焚烧池201个,%。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公共服务方面,建成融全民健身、运动休闲、文化娱乐和城市公园生态功能为一体的马鞍山体育休闲公园,被国家体育总局总结评价为“因地制宜、用活资源、智慧创新”麻江模式。建成县城同龢广场、广建广场、老年活动中心及宣威、谷硐篮球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教育事业方面,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率先在全省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评估认定和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县医院成功创建二级甲等医院,完成宣威、谷硐卫生院综合楼建设,村级卫生计生室实现全覆盖,成功创建省级卫生乡镇1个、卫生村寨2个。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有效控制。第二节“十二五”扶贫攻坚的经验建立了脱贫攻坚责任链。实行“县负总责、乡抓落实、重在村级”的责任机制,形成县乡村三级书记一起抓脱贫攻坚的格局。完善落实“县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干部包人”的“四包”责任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考核到位,既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又协调运转、协同发力。层层立下军令状,将年度脱贫攻坚任务、责任单位、脱贫措施、脱贫时限等内容纳入脱贫攻坚目标管理,促进脱贫攻坚工作有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稳步推进。按照“把贫困人口找出来,把帮扶措施落到位,把党的政策送到家”的工作要求,围绕“六个精准”,深入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全县先后5轮对全县所有农村贫困人口再次进行拉网式核查,对不符合贫困户条件一律退出,对遗漏困难户按程序补充登记,确保贫困户识别工作更加精准。对贫困人口精细化管理、对扶贫资源精确化配置、对贫困农户精准化扶持。全面实施干部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农村危房改造、扶贫生态移民、基础设施建设“六个到村到户”,确保扶贫资源精确瞄准贫困群众。全面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