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动态的动脉硬化指数的应用及意义.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动态的动脉硬化指数的应用及意义.doc

上传人:drp539602 2019/10/4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动态的动脉硬化指数的应用及意义.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06年初,我们提出了一种利用常规的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数据反映动脉硬化程度的新指数,称之为动态的动脉硬化指数(AmbulatoryArterial StiffnessIndex,AASI)。   实际上,早在1914年,英国学者MacWilliam等已经阐述了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变化与血管弹性之间的关系。如果动脉血管健康而有弹性,当收缩压升高时,舒张压也相应增加。当动脉血管的弹性降低时,随着收缩压的升高,舒张压增高不明显,有时甚至会降低。这说明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的关系可以反映动脉血管的弹性功能。人类24小时血压的昼夜变化,正好提供了在不同生理情况下的一系列收缩压与舒张压的数值。利用这些血压变异,可以计算出舒张压和收缩压变化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假设24小时动态的舒张压与收缩压之间的回归斜率可以反映动脉硬化程度。AASI定义为1减去该回归斜率。动脉硬化程度越严重,AASI越趋向于1。    我们首先将AASI与现有的动脉硬化指数进行了比较。采用脉搏波分析仪检测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中心和外周脉搏压、中心(CAIx)和外周(PAIx)反射波增压指数等反映动脉硬化的指标,同时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检测。在166例志愿者中,AASI与PWV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P<)。在348例自然人群样本中,AASI与CAIx(r=)、PAIx(r=)及中心脉压(r=)等密切关联(P<)。调整可以影响动脉反射波的身高和心率等变量前后,AASI比24小时脉压与CAIx及PAIx相关程度更为密切(P<)。在年龄小于40岁的年轻人中,24小时脉搏压与收缩期增压指数间没有关联,而AASI则与CAIx和PAIx等均显著相关(P<)。提示AASI可能是反映动脉硬化程度的早期指标。    AASI随着年龄及平均动脉压的升高而上升,随着身高的增加而下降,而与24小时平均心率无关。女性平均AASI高于男性。在血压正常的受检者中,。AASI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是:年轻人(20岁)<,老年人(80岁)<。这一参考值还有待在前瞻性研究中进一步证实。    AASI作为动脉硬化指数,与靶器官损伤密切相关,并可预测心脑血管危险。在188例未治疗的意大利高血压病人中,AASI每增加一个标准差(),患微量白蛋白尿、颈动脉斑块或内中膜增厚、左心室肥厚的危险增加2倍。AASI与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呈正相关,与肌酐清除率呈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