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北辛文化.doc

格式:doc   大小:67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北辛文化.doc

上传人:cx545616 2019/10/7 文件大小:6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北辛文化.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北辛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被认识,开始于1978年至1979年对山东滕县北辛遗址的发掘。它是黄河下游一种原始社会较早期的文化遗址,根据北辛遗址发掘的碳—14测定为距今7300一6300年,它的发现与确立不仅解决了大汶口文化的渊源问题,而且对中国原始社会早期的中国原始社会早期的农业、手工业及渔猎生产等方面的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和线索。分布北辛文化时期的海岱地区北辛文化 1、发现与分布:1964年4月,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在滕县北辛遗  北辛文化文物址调查中,采集到一批和大汶口文化风格不同的陶器,称之为“北辛类型”。北辛文化主要分布于泰沂山系南、北两侧一带,包括了除胶东半岛以外的山东省大部分地区。 2、典型遗址:北辛文化发现以来,经过发掘的遗址有滕州北辛、邳县大墩子、兖州王因和西桑园、汶上东贾柏村、泰安大汶口、邹平苑城、临淄后李官庄、章丘王官、青州桃园等10余处。 3、文化特征、分期与年代:北辛文化已形成完整的聚落,房址均为半地穴式建筑,墓葬流行长方形土坑竖穴墓,无葬具,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器,骨、角、牙、蚌器十分发达,制作工艺以磨制为主。一般认为北辛文化的年代在距今7300—6100年之间,早期约在距今7300—6800年,中期距今6800—6400年,晚期距今6400—6100年。 4、地方类型:可分为北辛类型和苑城类型。 5、社会经济与社会性质:农业、饲养业、手工业和陶器制作业均有所进步;社会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所有制形式由氏族公有制向家族私有制转化。白石村类型 1、发现与分布:白石村类型的遗址共发现近40处,分布区域限于胶东半岛地区。近80%位于海边或距海很近的河口两岸,并多为贝丘遗址。 2、典型遗址:比较重要的有即墨南阡和北阡、莱阳泉水头、长岛大钦东村、乳山翁家埠、福山丘家庄、烟台白石村、牟平蛤堆后和姜家庄、威海义和、荣成河口和北兰格等。其中白石村、丘家庄和河口三处经过发掘。 3、分期、特征与年代:白石村类型分为早晚两期。早期的遗迹仅在白石村灰沟中发现3具人骨架,晚期的遗迹以柱坑柱洞发现最多,尤以较大的柱坑引人注目;年代在距今6500—6100年前后。4、文化性质:白石村类型与北辛文化,尤其是与苑城文化有诸多相似之处,同时苑城类型与白石村类型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命名北辛时期的经济以农业为主,遗址出土了配套齐全的农耕工具和粟类颗粒。从翻  北辛文化文物地的石铲、鹿角锄、播种用的尖状角器,到收割用的蚌镰,脱粒用的石磨盘,石磨棒等,对研究当时的农业生产状况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从出土的陶器来看,其工艺较为原始,陶质有夹沙陶和泥质陶两种,纹饰有附加堆纹、划纹、指甲印纹等等,手工业在北辛时期也出现了萌芽。遗址中还发现了家猪型的头骨,刷新了中国的养猪史。由于北辛文物独特的文化面貌,因而被命名为“北辛文化”。1982年向全世界公布并编入历史教科书。北辛遗址的发掘与“北辛文化”的命名,是海岱文化区,新石器时代的一次重要发现,是山东大汶口文化发展的源头,她将山东的始前考古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历史起源北辛文化得名于北辛遗址,北辛遗址得名于官桥镇北辛村,北辛村地处  北辛文化文物于薛河故道南岸。薛河是古薛一带的母亲河,她孕育了东夷妊薛氏族,因此也就孕育了北辛文化,孕育了东方最早的农耕文明。北辛遗址是1964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