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学前教育模拟试卷.docx

格式:docx   大小:38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学前教育模拟试卷.docx

上传人:aihuichuanran1314 2019/10/9 文件大小:3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学前教育模拟试卷.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本科《学前教育学》本科模拟卷名词解释1、学前教育 答、学前教育是指从出生到学龄前儿童的教育现象与教育活动。2、入园适应 答、入园适应是指幼儿对幼儿园环境与生活的逐渐习惯化过程 。3、儿童发展 答、儿童发展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与质。4、变的过程 答、儿童观儿童观是人们对于儿童的根本看法和态度。5、教育观 答、教育观是人们对于教育在儿童发展中作用的根本看法。1、教育目的:答:教育目的是教育者对教育结果的预期,它规定了通过教育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对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方面的要求。2、隐性课程答、隐性课程则是无计划的、无组织的学习活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要获得的是隐含于课程中的经验;在隐性课程中,学生获取的主要是非预期性的东西。3、最近发展区答、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已经能够做到、但不是独立地而只能是在成人等的帮助和引导下做到的那个区域。4、显性课程 答、显性课程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学生有意参与活动的成分很大,显性课程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而获得知识和技能,学生在显性课程中获得的主要是预期性的学术知识。5、文化 答、文化大体有广、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文化指人类后天习得的并为一定群体所共有的一切观念和行为,主要限于广义文化的精神层面。1、教育衔接 答:教育衔接指相邻教育阶段,不同教育机构之间的“连接”,为幼儿从一个环境顺利过渡到另一个环境创造良好的条件。2、体质 答:教育衔接指相邻教育阶段,不同教育机构之间的“连接”,为幼儿从一个环境顺利过渡到另一个环境创造良好的条件。3、角色游戏 答: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4、入学准备 答:入学准备的涵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入学准备是指对大班幼儿进行适应小学一年级学习和生活有关的针对性工作。广义的入学准备是指幼儿园几年的全部教育过程都有为孩子入小学作准备的意义和作用。5、社区  答:社区是由居住在一定区域内的人们所结成的文化生活共同体。在我国城市社区的构成以“街道”或“委员会”为基础,农村社区以乡或村为依托。二、单项选择题1、(B )决定着学前教育的性质 A、文化  B、政治  C、经济  D、社会2、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  C  )A、教育物资 B、教育材料 C、教育媒介 D、教育环境3、学前教育的社会功能是(A )A、促进经济建设 B、促进幼儿认知发展 C、促进幼儿情感发 D、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4、( D )为学前儿童发展提供了可能性A、社会经济 B、幼儿园教育 C、环境影响 D、遗传素质5、格塞尔的“成熟势力学说”倡导( B )A、先天决定论 B、遗传决定论 C、后天决定论 D、环境决定论6、儿童个体发展遵循(D ) A、从脚到头的顺序 B、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C、从复杂到简单的过程 D、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7、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是人类关于儿童认识史上的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这时出现了(A)A、人本位儿童观 B、家族本位儿童观 C、社会本位儿童观 D、自然本位儿童观8、( C  )于 1923 年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A、蔡元培  B、、陶行知 C、陈鹤琴  D、张雪门9、现代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A )A、国际化、多元化、个性化、整体化和规范化 B、国际化、多元化、科学化、整体化和个性化 C、国际化、多元化、科学化、整体化和规范化 D、国际化、个性化、社会化、整体化和规范化10、幼儿园教育具有如下两大职能(  A  )A、保育性和教育性  B、社会性和教育性  C、保教性和科学性 D、情感性和社会性1、对个体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 B )A、父母 B、教育 C 环境 D、遗传2、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要( D )A、以智育为主,以德育、体育和美育为辅的教育 B、以体育为主,以德育、智育和美育为辅的教育 C、 以 美 育 为 主 , 以 德 育 、 智 育 和 体 育 等 为 辅 的 教 育D、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3、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和教育的发展方向的主要社会因素是( B )A、经济 B、政治 C、文化 D、人口4、经济、政治作用于学校教育的中介是( C )A、语言 B、制度 C、文化 D、人口5、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和空间上的流动是指( B  )A、文化传播 B、文化传递 C、文化变迁 D、文化选择6、“教育即生长”是(  A  )提出来的。A、杜威 B、皮亚杰 C、蒙台梭利 D、维果茨基7、华生的“教育万能论”属于(  C  )A、教育决定论 B、教师决定论 C、环境决定论 D、遗传决定论8、孔子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表达的观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