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外国建筑史论文——解构主义与中国书法之美学校:南京工程学院班级:建筑学121指导老师:朱琦姓名:丁刘雨学号:解构主义是八十年代晚期才开始的后现代建筑的发展,而中国书法传承几千年,之所以可以将这两者相比较,是因为他们都是一种艺术形式,而艺术是没有国界的。解构主义本是哲学范畴的现代思想,出现在建筑领域是由于屈米等人举办的“解构主义建筑”的作品展。解构主义是一个具有广泛批判精神和大胆创新姿态的建筑思潮,它不仅质疑现代建筑,还对现代主义之后已经出现的那些历史主义或通俗主义的思潮和倾向都持批判态度,并试图建立起关于建筑存在的方式全新思考。解构主义大胆向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提出质疑,他的“非理”的理论根据在于发现以往任何建筑理论及建立的秩序都有某种脱离时代的局限性,不能满足发展变化了的要求。 解构主义建筑是在80年代晚期开始的后现代建筑的发展。它的特别之处为破碎的想法,非线性设计的过程, 有兴趣在结构的表面或和明显非欧几里得几何上花点功夫,形成在建筑学设计原则的变形与移位,譬如一些结构与大厦封套。大厦的完成视觉外观利用不可预料和受控纷乱描绘的刺激出现了无数的解构主义的"样式"。  书法是汉字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中国独有的一种艺术,它与建筑的美好视觉形象有着亲密的联系。这种“美好视觉”不仅仅停留在一般的工艺美术字上,甚至是一种气韵生动、形神兼备、节奏化了的生命之“美”。从某种角度而言,书法的介入不仅从内容上深化了建筑的意境,而且从形式上起到了美化建筑意象的效果,对建筑文化品位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中国的书法有很多种,包括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小篆属古文字,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其中的楷书的规整就像结构主义的规整,该有的都有,多余的也不会因此而做出删减,这与解构主义是背道而驰的,解构主义的意义在于精简,绝不繁琐,草书常有略笔,造成字形残缺,这给观者留下心理完形的余地。草书则龙飞凤舞,灵活多变。将古今各体汉字加以比较,可以说存在一个解构过程,从今天的眼光看,草体书法简直可以称之为解构书法。 建筑是门抽象造型艺术,如何欣赏和理解它,也许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你可以体会它,感受它,但很难用语言来表达清楚。建筑的功能在于它空的部分,实体的墙体并不能为我们所用,就如中国书法一样,虽然字的结构笔画很重要,但是有了留白的部分才能属于正在的字,因字由点画连贯穿插而成,点画的空白处也是字的组成部分,虚实相生,才完成一个艺术品。空白处应当计算在一个字的造形之内,空白要分布适当,和笔画具同等的艺术价值。 大书家邓石如曾说书法要“计白当黑”,无笔墨处也是妙境呀!这也象一座建筑的设计,首先要考虑空间的分 布,虚处和实处同样重要。中国书法艺术里这种空间美,在篆、隶、真、草、飞白里有不同的表现,尚待我们钻研;就象西方美学研究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建筑里那些不同的空间感一样。相传欧阳询的结体三十六法,是从真书的结构分析出字体美的构成诸法,一切是以美为目标。为了实现美,不怕依据美的规律来改变字形,就象希腊的建筑,为了创造美的形象,也改变了石柱形,不按照几何形学的线。 书法中的留白和建筑的空的部分由异曲同工之妙,字体结构的章法与建筑的结构也有不言而喻的关系,所以中国书法与建筑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书法是以笔画线条具有审美价值的。建筑也离不开线条的应用,她们都以在视觉上创造具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