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7
文档名称: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doc

格式:doc   大小:4,251KB   页数:13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doc

上传人:ipod0c 2019/10/11 文件大小:4.1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作者:————————————————————————————————日期: 公路工程技标准1 总则10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公路。新建公路,必须按本标准执行。改建公路,当利用现有公路的局部路段受条件限制时,对本标准规定的个别技术指标,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可作合理变动;对于改线路段,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102 公路分级公路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干线公路。四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5000~55000辆;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5000~55000辆;六车道高速公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45000~80000辆;八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60000~100000辆。其它公路为除高速公路以外的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地方公路,分四个等级。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的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5000~30000辆。二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3000~7500辆。三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000~4000辆。四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双车道1500辆以下;单车道200辆以下。公路等级的选用公路等级应根据公路网的规划,从全局出发,按照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远景交通量综合确定。一条公路,可根据交通量等情况分段采用不同的车道数或不同的公路等级。各级公路远景设计年限: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为20年;二级公路为15年;三级公路为10年;四级公路一般为10年,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对于不符合本标准规定的已有公路,应根据需要与可能的原则,按照公路网发展规划,有计划地进行改建,提高通行能力及使用质量,以达到相关等级公路标准的规定。采用分期修建的公路,必须进行总体设计,使前期工程在后期仍能充分利用。环境保护公路建设必须重视环境保护。修建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以及其它有特殊要求的公路时,应做出环境影响评价及环境保护设计。一般规定设计车辆公路设计所采用的各种设计车辆外廓尺寸,应符合表201的规定高速公路一般选用120km/h的计算行车速度,当受条件限制时,可选用100km/h或80km/h的计算行车速度。对个别特殊困难路段,允许采用60km/h的计算行车速度,但应经过技术经济论证。在平原微丘地区的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公路的计算行车速度应分采用表202所列100km/h、80km/h、60km/h、40km/h;山岭重丘地区的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公路的计算行车速度分别采用表列60km/h、40km/h、30km/h、20km/h。按不同计算行车速度设计的各路段长度不宜过短,高速公路不宜小于15km;一级、二级公路不宜小于10km。各级公路需要改变计算行车速度时,应设置过渡段。计算行车速度变更点的位置,应选择在驾驶人员能够明显判断路况发生变化而需要改变行车速度的地点,如村镇、车站、交叉道口或地形明显变化等处,并应设置相应的标志。(无排水沟时为路堤或护坡道坡脚)以外,路堑坡顶截水沟外边缘(无截水沟为坡顶)以外不小于1m的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在有条件的地段,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不小于3m,二级公路不小于2m的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高填深挖路段,为保证路基的稳定,应根据计算确定用地范围。种植多行林带等特殊情况的路段,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用地范围。公路用地还应包括立体交叉、服务设施、安全设施、交通管理设施、停车设施、公路养护管理及绿化和苗圃等工程的用地范围。204 公路建筑限界公路建筑限界一般规定如图204。在建筑限界内,不得有任何部件侵入。图中:W———行车道宽度,见第302条的规定;C———当计算行车速度等于或大于100km/,小于100km/;S1———行车道左侧路缘带宽度,见第304条规定;S2———行车道右侧路缘带宽度,见第305条规定;M1,M2———中间带及中央分隔带宽度,见第304条规定;E———建筑限界顶角宽度,当L≤1m时,E=L;当L>1m时,E=1m;H———净高,一条公路应采用一个净高,高速公路和一级、,三级、;L1———左侧硬路肩宽度,见第30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