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道路与自然 - 道路与自然.ppt

格式:ppt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道路与自然 - 道路与自然.ppt

上传人:875845154 2016/1/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道路与自然 - 道路与自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道路与自然谢杰李剑鸾丁振宇程晓东土木09-10班2011、12、12?我用青藏高原的公路给你举一个例子吧!冻胀和融沉是青藏高原公路的两大病害, 其原因主要是气候变化和工程建设改变了多年冻土的生存环境条件。加快了多年冻土退化, 导致冻土温度变化,使冻土环境丧失了恢复能力。冻胀常见的是冻融翻浆、路基凹陷、纵向开裂以及路基边坡开裂、滑塌等。在青藏高原冻土区, 沥青路面的铺筑改变了地表与大气间的热交换条件, 尤其是路面水分蒸发量减少, 沥青黑色表面吸收大量太阳辐射, 致使路面温度升高, 多年冻土内能量积聚增多, 地温升高, 路基下的冻土沿深度方向不衔接, 形成融化夹层, 路基始终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而且路堤部分路基的坡向性也对基底的影响较大, 融沉发育规模在路堤的阳坡和阴坡截然不同, 阳坡面太阳照射时间长、强度大, 因而阳坡面吸热大于阴坡面。阳坡面多年冻土融化程度大于阴坡面, 路堤越高受阳坡面面积越大, 则热效应越强, 路基阴阳坡面引起的融沉差异也越明显, 从而引起路基的不均匀沉降, 引起路面大面积的纵向裂缝。?在上世纪修建高原公路时,对环境保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大规模的人工或机械化施工在路基两侧就地取土填筑,形成宽5~40m、深2~3m 的条形取土坑,这种大面积铲除地表植被的施工方法,破坏了公路两侧脆弱的冻土环境,改变了地表状态和土体内部水—冰平衡状态。产生热融池塘和洼地,引起地表积水。地表水具有高热融量,其下渗将给多年冻土输入较大热能。造成多年冻土融化加剧。例如:纵观G214 线姜路岭至清水河段二级公路,路基沉陷变形集中,严重的路段多发生在地形平坦开阔排水不良的地区,另一方面地形与地下潜水面形态具有一定程的一致性,地形平坦则地下水亦然,地下水流缓慢,下渗的地表水长期滞留路基下造成多年冻土不断融化。相反,如路线两侧地形在横断面或纵断面方向具有一定坡度,则发生融陷变形的可能性就要小。路线通过低洼地形的最低部位,将势必造成地表积水,也是地下水汇集区域,因此融沉是不可避免的而且非常严重。参考资料:中国期刊网?黄石公园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1872年3月1日,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将黄石地区划为国家公园,从那以后,黄石公园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态资源闻名于世?“保护”与“开发”,这本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作为不可或缺的一项基础设施,园区道路的建设就成为一种必然,但道路建设又不可避免地会与资源保护发生冲突。那么怎样在这一冲突之间求得一种平衡的发展关系呢?这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黄石公园震撼人心的景致,使得120多年前来此的探险家贺基思由衷地说出:“这个地方不应该属于任何人所拥有!”?通过一百多年的努力,今天的黄石公园,人们在享受到交通便利的同时,更多的是感受到路与自然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这种和谐关系的建立,无疑是这一课题在黄石公园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在黄石公园的外部,北有90号、西有15号州际高速公路,东有310号、南有26号州干线公路,对黄石公园形成环绕之势,通过287、191、89、212、296、20、87等多条公路将黄石公园的5个进出口连接起来。内外部系统的结合,形成以黄石公园的8字形路网为中心、5条放射线为连线、通过多条公路与外围路网系统相连接的、发达的公路系统。地貌的保护黄石公园有终年积雪的山峰、雄伟壮丽的峡谷、绿草如茵的草原、优恬静的溪流和浪漫迷人的黄石湖。其自然地貌为世人所惊叹。黄石公园的公路设计者以遵从自然、保护资源为己任,小心地呵护着大自然的赐予,力求原始的地形地貌不因为公路的修建而遭到破坏。走势的融合黄石公园的道路布线有如下特点:顺山势布设,随河势蜿蜒;随地形起伏,平原、浅丘区设置低矮路基。路侧的融合通过对路侧的自然化处理,弱化公路界限,使公路与自然地形有机融合。概括起来,黄石公园公路在这方面主要采用了如下几种手法:?灵活变化边坡坡率,使其与自然地貌相吻合;?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坡率,力求边坡自然稳定;?稳定的裸露岩石,保持其自然状态;?边沟形式采用安全、流畅的浅碟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