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物理教学模式及其改革
教学模式是教学思想的反映。不同的模式会培养出不同规格、质量的
人才。如何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建构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应是教
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评价传统、现代教学模式的基础上,
结合国内教改实践,探讨中学物理教学模式的新思路。
【传统教学模式评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教学的研究也日益深入。直到世纪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所著的《大教学论》中,首次系统地阐述了教育、
教学原理,使教学论成为一门比较系统的科学。但真正完整地建立教学模
式,则是从世纪赫尔巴特开始的。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在西方教育史上
被称为传统教育。他将心理学运用于研究教育、教学问题,主张教师要按
照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安排教学。他认为,观念是人的全部心理活动的基
础,强调教学过程的统觉作用,并由他的关于人的本性是中性而被动的观
点,认为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以一种被动的姿态接受教师由外部提供的知
识信息,从而形成他的心理。据此,赫尔巴特提出了传递—接受型的教学
模式。其程序为教学过程四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与这
四阶段相应的心理活动为注意、期待、探究、行动。赫尔巴特首次将心理
学原理应用于教学过程,无疑,这是对教学论研究的巨大促进。此后,赫
尔巴特的弟子赖因根据当时传授知识的需要,又将“四阶段”教学模式扩
展为五步骤:预备——提示——联系——总结——应用。世纪末世
纪初赫尔巴特的教学思想盛行欧美并传入中国。
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继承发展了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强调教学过程
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四阶段”教学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五环
节”的课堂教学结构,即组织教学——引入新课——讲授新课——复习巩
固——布置作业。凯洛夫的教育思想对我国中、小学教学影响很大。建国
初期我国各科教学都严格地执行五环节结构模式并一直沿用至今。我国的
传统教学一方面来自孔子的教学思想,另一方面也包括赫尔巴特和凯洛夫
的教育思想。
传统教学模式影响深远。对其进行正确分析评价是搞好当前教学改革
的前提。应该看到,传统的传递—接受型教学模式以及与其相应的五环节
课堂教学结构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高效率、大容量地传授
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教师的透彻讲解可以使学生迅速扫清认知上的障
碍,大量的练习巩固能使学生形成技能、技巧。五环节的安排既有利于知
识的掌握,也符合认识规律,在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相对稳定时期,能迅速
培养出大批知识型、继承型人才,其历史功绩不容置疑。
然而,在当前社会急剧变革的情况下,这种单一、呆板的模式已与时
代的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相悖。对于物理教学来说,其弊端主要表现为:
第一,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强调教师的讲授,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
的积极参与,把学生的头脑当成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严重地束缚了学
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第二,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之前,对丰富多采的物理世界因每个人的
生活经验不同而认识各异,且学习物理的心理状态也千差万别。传统的教
学模式接等量同速度进行教学,不利于因材施教,难以实现教学过程最优
化。
第三,传递—接受型的教学模式,缺乏对教学信息的适时检测和反馈,
不能实现对教学过程的及时调节和最佳控制。
第四,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讲授只着重在物理知识的结论及其
应用上。大量的作业、练习目的也都是为了应试。对于物理知识的来龙去
脉、获得过程重视不够,对学习方法也缺乏指导。其结果,培养的人才思
路不活,迁移能力差,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
由上述可见,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立足于创新,
根据时代的需求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创造精神的人才已是当务之急。
【现代教学模式的发展】
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是由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首先
开始的。当时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使社会科学技术、文化、生活发
生了深刻变革。杜威认为教育应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提出“进步教育”
思想,对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思想进行了挑战。他反对教学恪守死板的程
序,主张教学应从以教师、教材为中心转移到“以儿童为中心”,提出“从
做中学”的基本原则,重视教育与社会、教育与生活的联系和学生能力的
培养。在这些思想基础上,提出了“五段式”教学模式,即暗示——问题
——假设——推理——验证。杜威的教学模式弥补了赫尔巴特教学模式的
不足,重视学生智能的培养,但忽视系统知识的教学,降低教师的作用,
曾一度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从而被否定。
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三论”、
人工智能、电子计算机的产生,对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影响深刻,教学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