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开放条件下的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分析论文关键词:金融监管;金融开放论文摘要: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在开放条件卜•而临许多挑战和问题,关键在于现行监管体制滞后于国际发展和实践需要,不能适应混业经营的发展要求。应逐步推进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在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的基础上建立“中国金融服务监管局”作为整个金融业的最高监管机构。同时应转变金融监管理念。随着金融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金融的运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际金融监管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來,世界经济和金融的不稳定性日渐突出。面对金融全面开放,为了能够更有效地提高金融机构运行和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保证金融市场稳定,促进经济持续发展,我国金融监管需要进行不断地创新和变革。一、开放条件下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挑战和问题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模式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模式,即以中国人民银行、屮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屮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屮国保险监巒管理委员会为主休的“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体制。随着金融全球化和经济-•体化进程的加快,金融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现行金融监管体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实践中也产生了诸多问题:(一) 金融监管法治环境薄弱金融监管立法仍然滞后,立法技术亦不成熟。《屮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证券法》等金融监管领域的基木法律至今没有与之相配套的实施细则。一些重要领域仍然处于法律真空状态。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并不协调,甚至存在严重冲突。盲tl移植、照搬照抄、脱离实际的规定大量存在。金融监管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情况也屡见不鲜。(二) 金融监管目标不合理我国金融监管目标是既要保障国家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的有效实施,又要承担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护存款人利益、保障平等竞争和金融机构合法权益、维护整个金融体系安全稳定、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金融监管口标具有多重性和综合性,实际上是对金融监管目标的弱化,从而制约了金融监管的功效。我国的金融监管目标和屮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一致的。这使得屮国金融监管的主要工作就是进行货币政策的执行和信贷规模控制的合规性检查,并没有真正从金融运行的安全性、高效性出发,形成独立的、明确的职能。(三) 金融监管的内容和方式存在缺陷重市场准入,轻市场退岀。H前的监管大多对金融机构、金融业务的市场准入进行严格限制,而在问题金融机构的处理上则缺少详细的町操作的市场退出规定。在金融机构的风险暴露时,“一行三会”的监管只能借助于行政手段來化解金融风险,违反了市场规律,进一步加剧了金融风险。重现场监管、轻非现场监管。我国的金融监管主要釆用现场监管。现场监管虽然能够比较细致地了解、发现那些从金融机构公开的财务报表和业务资料中难以发现的隐蔽性问题。但是,它木身也存在许多不足,如,风险监管不足,随意性、非规范性较大,人力不足以及重复检查并存等等。更合规性监管、轻风险性监管。先行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是对金融业币场准入、业务范围、财务帐目、资本状况等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合规性监管,而对金融机构日常经营的风险性监管尚不规范和完善。强调从资本充足性和资产流动性方而进行监管,忽视了金融机构自身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等指标的监管。重视传统存贷业务,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