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早期针刺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doc

格式:doc   大小:3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早期针刺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doc

上传人:pppccc8 2019/10/13 文件大小: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早期针刺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早期针刺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作者:王乐芳,施云军,万松,冉太斌【关键词】脑梗死笔者采用早期针刺治疗脑梗死14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经头颅CT或MRI确诊,无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年龄39〜78岁,其中男83例,女63例,所有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不再进展48h,病程在1周以内,所有患者肢体肌力均为0〜1级。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3例,两组患者之间经统计学处理在病变部位、病灶面积、年龄及性别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详见表lo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注: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1)疾病诊断标准参照《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和《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2]。(2)证候诊断标准参照《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3]。,具体治疗包括:(1)头针治疗:取双侧运动区、感觉区,进针得气后,留针45min,每Fl2次,早晨针健侧,下午针患侧,针6天休息1天,7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评价1次,连续治疗1个月。(2)康复治疗:采用良肢位,翻身练习,床边被动运动,主动运动,床头抬高坐位训练坐位操,平衡训练,轮椅训练,及分期康复训练、肢体功能及运动训练。(3)按摩治疗:有针对性调整肢体的功能,对患侧肢体运用抑制性手法按摩,每日2次,尤其以关节部位为主,注意按摩力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不出现疼痛及肌张力的变化,以减轻患者肢体的痉挛状态。(4)体针治疗:取双侧肩、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环跳、风市、足三里、血海、昆仑等穴,痉挛状态则取拮抗肌群对抗,必要时加用电针治疗,每次留针45min,每Fl2次,早晨针健侧,下午针患侧,针6天休息1天,7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评价1次,连续治疗1个月。。(1)运动功能评定采用简氏Fugl-Meyer(FMA)评分法进行评测。(2)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3)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采用MBI进行评测。,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2结果见表2、表3、表4。表2运动功能(FMA)评分表3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表4日常生活能力(ADL)MBI评分两组治疗前比较FMA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治疗2周、1个月后两组FMA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FMA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表2)。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经治疗2周、1个刀后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弟异有显著性,;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两组治疗前日常生活能)}(ADL)MBI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治疗2周、1个月后两组常生活能力(ADL)MBI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MBT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