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藤野先生优秀课件一、概念:散文是同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通过对现实社会中某些片断的生活事件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并揭示社会意义。它要求写真人真事,并在此基础上作适当的艺术加工。二、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是指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神不散:是指中心必须明确,无论散文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如何灵活,都必须为中心服务。三、散文的分类:分为: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同时,被称为“中国现代小说之父”]是中国新文学运动的旗手。后参加左联的领导工作,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文艺运动的主将。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随后连续发表《孔乙己》、《药》、《故乡》等著名小说。1921年,发表作《阿Q正传》成功的塑造了阿Q这一典型形象,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不朽名著。著名作品集有《野草》、《朝花夕拾》、《呐喊》、《彷徨》、《华盖集》、《坟》等。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鲁迅生活的绍兴河埠课文写于1926年,回忆了1902—1906年留学日本的片段。鲁迅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但后来却弃医从文了,我们在本课的学习中会认识到作者思想变化的原因。写作背景鲁迅留学日本的经历1902年4月到日本,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积极参加反清爱国活动,在《自题小像》诗中发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两年后弃医从文,想以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1906年到东京开始文学活动,翻译介绍外国文学作品,并写出《文化偏至论》等一系列论文。1908年从章太炎学《说文解字》,加入光复会。1909年8月,从日本回国。读准下列划线字的注音。1、驿站()教诲()2、系住()芦荟()3、瞥见()畸形()4、匿名()诘责()5、绯红()不逊()6、杳无消息()抑扬顿挫()7、深恶痛疾()油光可鉴()huìjìhuìpiējīnìjiéyǎowùjiànfēixùncuò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请你依据文章叙述中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给文章划分段落,归纳段意。看看文章记录了作者留学过程中的那几件事,试为每件事拟一个小标题。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我离开仙台之后”⑴第(1-3)段:写认识藤野先生之前在东京的见闻和心境,交代去仙台的原因。⑵第(4-35)段:写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相识、相处、离别)。⑶第(36-38)段:写离别藤野先生后对他的怀念和感激之情。1、“清国留学生”的生活情况2、我在仙台的生活情况3、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4、匿名信事件5、看电影事件6、我与藤野先生告别7、我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在仙台在东京离开仙台文章写了哪几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