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新疆2011年传输线路勘察设计指南新建站点接入应根据站点实际情况及设备组网原则确定上联基站,充分利用原有资源。网络优化应考虑建设的实施性与合理性。与设备人员相互配合,充分服务好各本地网建设。一、勘察前的准备:,经纬度信息等,确定勘察进度安排;(含原有光缆、管道、杆路、基站等),必须满足本次设计是建立在最新资源之上的,在查勘同时对原有资料进行熟悉及核实;必要时把原有资料打印出来带到现场进行查勘;,确定勘察时间与勘察路线;:测距仪、GPS、相机、电池、记录本、笔等;(测距仪与GPS在出发前应进行校准工作):开孔器、手套、帽子等;,对每天查勘站点进行记录并要求随工人员签字;:a、根据勘察进度安排公司派车;b、自行租车应完成公司相关手续;c、利用甲方车辆根据公司相关规定报销;,以便与客户和公司相关人员的联系;二、现场勘察要求在分公司相关人员配合下,了解本工程沿线涉及的市政、公路、铁路、水利等方面的规划情况,选择合理可靠的路由。移动区公司要求:新建路由必须标注参照物及距离参照物的距离,标注关键点(危险点、拐角、起始杆、转角杆、终端杆等)的GPS坐标;标注重点段落(非常规敷设方式如过桥、跨铁路、跨高速路、扶贫过涵洞等)光缆的敷设、施工方式、保护措施及注意事项。1、架空杆路勘察:路由确定原则:光缆线路路由应考虑安全、稳定、可靠、便于施工和维护。光缆线路路由应沿靠稳定的公路和尚未规划的农田,线路距公路的距离一般为20~150米左右,若公路转弯应顺路取直,如沿途遇到其他运营商(电信、移动、联通,广电中一家或几家)及其他杆路时,应尽量采取避让措施,使之满足倒杆距离。1)新建杆路:有人区、乡村、团场宜采用8米油木杆;无人区、山区、戈壁可采用7米油木杆;杆路应设计延伸式地线和直埋式地线;杆号牌采用单数电杆安装;2)新建杆路档距:有人区、乡村、团场为标准档距(40米--50米),无人区、山区、戈壁可适当放大档距(50米?—60米);特殊地区根据现场情况调整;3)加挂原有杆路:a)在原有吊线加挂光缆,应考虑原有钢绞线的使用年限是否安全可靠性;b)在原有吊线加挂光缆,原则上不超过3条光缆,如超过应新设吊线;4)利用其他运营商杆路:a)应与分公司相关人员进行沟通是否可以利用,并要求分公司签字确认避免不必要的设计变更等事情的发生。b)利用其他运营商杆路:原则上应新建吊线与拉线。如新建吊线高度达不到相关要求,应与分公司进行沟通寻求其他方式进行建设。c)利用其他运营商杆路:直线杆如有不符合相关要求的可新建电杆;终端杆与转角杆根据现场可考虑自行建设。d)采用其他运营商杆路在图纸中应标明杆路所属运营商;5)吊线安装:a)主吊线除跨度大于300m的飞线外全程采用7/,杆距大于150米,采用一条7/,一条7/;杆距大于300米,采用一条7/,一条7/,正辅吊线间用茶托拉板作连接。b)新建杆路:新建吊线离杆稍位置为50cm。c)利旧杆路:在原有吊线下方新建吊线应离原有吊线40cm;在原有吊线反侧新建吊线应离原有吊线20cm;现有杆路加挂光缆时,利旧杆路在施工中应对杆路强度进行核算,保证建筑安全,并对原杆路存在质量和安全隐患部分进行杆路整治后方可架设新吊线和敷设光缆。d)吊线与电力交叉时应从电力线下方穿过,并安装电力保护管。与电力交叉时两侧应采用绝缘子断开应设直埋式地线保护;(注:220V以下:保护管两侧超出电力线宽度1m-2m,380V以上:保护管两侧超出电力线宽度2m-3m)。e)吊线跨越道路时应采用垂直方式跨越并应安装跨路反光标志。f)新建吊线应安装在公路内侧。吊线安装绝缘子(7T);套用安装拉线隔电子定额;g)吊线在电杆上的安装采用穿钉和三眼单槽夹板固定。全程吊线接续全部采用柱形隔电子+另缠法;h)吊线每隔1km需设直埋式地线,每隔2km需设延伸式地线进行保护;地线与吊线采用另缠法相连;6)拉线:a)中间杆角杆拉线、终端杆或分线杆的顶头拉线采用7/;b)直线杆路每隔8根电杆左右设置“抗风杆”双方拉线(采用7/),每隔16根电杆左右设置“防凌杆”四方拉线(采用7/)。c)拉线必需加设隔电子(),隔电子的安装采用另缠法。d)有人区拉线必需加设红白拉线保护管,并在图纸中明确标明;e)拉线上把采用:夹板+另缠法;拉线中把采用:另缠法(加隔电子);拉线下把:采用地锚铁柄+水泥拉盘+另缠法;f)拉线地锚铁柄:拉线程式铁柄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