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同学们,这,是大麦地的葵花田,美吗?(美!)是啊,多美呀!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书——曹文轩的《青铜葵花》,书中的故事,就发生这片美丽的大麦地里。“青铜“,是大麦地养育的一个男孩,大麦地赋予了他淳朴、坚强的性格。五岁那年,一场大火,使原本就十分贫瘠的大麦地成了一片凄凄惨惨的黑色,更剥夺了青铜说话的权利。他成了一个哑巴,在无言中成长着……“葵花”,是一个小女孩的名字。她三岁丧母,七岁那年,跟随父亲来到了大麦地。葵花的父亲是个艺术家,酷爱这里的葵花田,可湍急的水流夺去了他的生命。葵花成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是青铜一家,是这个穷得连锅都揭不开的人家,斩钉截铁地说:我们要这个小女孩!从此,青铜和葵花过上了苦难而又幸福的生活。同学们,让我们去看看这两个孩子生活中的几个片段吧。上学,是青铜的一个梦。那一年,青铜已经11岁了,再不上学就没机会了。当爸妈告诉他们:家里的钱只能供一人上学时,青铜却要把学习的机会让给7岁的妹妹。葵花哭着,坚持让哥哥去上学。于是,青铜想出一个办法,他比画着表示:“我把一颗红银杏和绿银杏放在瓦罐里,谁摸到红银杏,谁就去上学。”后来,一颗红银杏静静地躺在了葵花汗津津的手心里。青铜笑了,眼里含满泪水,他永远也不会说出这里头的秘密……从那以后,青铜每天一早都送葵花去上学;放学的时候,人们又总能看到青铜和老牛在等待葵花的身影。一场暴风雨过后,青铜家的房子淋坏了,他们住进了低矮的窝棚。为了盖房子,他们家陷入了窘境,甚至点不起煤油灯,葵花不得不借助月光写作业。青铜从菜园里摘了十几枝欲开未开的南瓜花,然后驾船独自去了芦苇荡,那片密密匝匝的芦苇水泊里有成千上万只萤火虫。同学们,青铜想做什么呢?(青铜要捉萤火虫,放到南瓜花里,做成南瓜花灯,给葵花照明。)同学们真聪明,确实是这样的。于是,南瓜花就成了灯,照亮了窝棚,照亮了葵花课本上的每一个字。学校的文艺队里,葵花是报幕员,老师说:“要是脖子上有条银项链,那就更好看了。”聪明的青铜将房檐下低垂的大冰凌采下敲碎,挑出不大不小、最合他心意的小冰凌,然后将三四寸长的一根细细的芦苇管,一头衔在嘴中,一头对着冰凌,用口中的热气,不住地吹着。那热气像一根柔韧的锥子,在冰凌上慢慢地锥一个小小的、圆圆的洞来,他要将这些有洞的冰凌穿起来。就这样,青铜吹了一下午,两腮红肿红肿的,他轻轻拍着麻木的脸颊,坚持着,终于做好了一串冰凌项链。葵花戴着冰凌项链上场了,冬夜里,灯光下,那串冰项链所散射出来的变幻不定的光芒,分外迷人。青铜家穷,葵花在其他同学照相的时候,躲了起来。奶奶,爸爸,妈妈一夜都没有睡好,他们觉得委屈了这个孩子,决定编一百双芦花鞋换来一张体体面面的全家福,而且要给葵花单独补上一张。在月光下,在歌声里,一双双芦花鞋编好了,闪烁着银色的光芒。在漫天飞舞的雪花中,在凛冽刺骨的寒风中,一双双芦花鞋从青铜温热的手中卖了出去。青铜甚至一咬牙,卖掉了自己脚上的最后一双芦花鞋,然后赤着脚,在雪地里欢快地跑回了家。看着青铜用渴望的眼神看着自己写字,葵花大声地说:从今天起,我教你识字。看到太阳升起来,葵花用树枝写“太——阳——”;看到树叶飘下来,葵花用树枝写“落——叶——”。葵花在地上写,青铜在心里写;葵花在嘴上念,青铜在心里念。有一次,村里有人嘲笑青铜:“哑巴,你会写字吗?”青铜提着墙角的一桶白油漆,“刷刷刷——”在墙上刷下了这样一行字:“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