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骨质疏松病人的护理查房讲义.ppt

格式:ppt   大小:372KB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骨质疏松病人的护理查房讲义.ppt

上传人:梅花书斋 2019/10/15 文件大小:37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骨质疏松病人的护理查房讲义.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病史介绍+11床,黄碧群,女,74岁,因“腰背部伴左胁肋部疼痛3天”于2014-05-2713:00入院,慢行步入病房,诉:疼痛剧烈,翻身转侧困难。℃、P75次/分、R19次/分、BP151/78mmHg,生命体征正常。DR示:支气管炎样改变,多个胸腰椎变扁,胸腰椎退行性变。腹部彩超示:肝囊肿。其他检查无明显异常。既往病史:慢性胃炎10年,高血压病5年。入院诊断::平卧硬板床休息;遵医嘱静脉输注鹿瓜多肽、红花注射液,抗骨质疏松、活血化瘀、消炎止痛;,口服藤黄健骨片、骨化三醇胶丸、雷贝拉唑肠溶胶囊,补肾、活血、止痛、补钙、护胃;低盐饮食,检测控制血压;物理治疗:中频脉冲电治疗、中药定向透疗法、红外线疗法。经过10天的药物、物理治疗,病员腰背部及左胁肋部疼痛减轻,腰部活动较前灵活。继续住院治疗。定义骨质疏松症(OP)是机体自然衰退、老化过程的一种表现是系统性骨骼疾病,以低骨量、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伴有骨质脆性增加、易骨折为特征,是既能致身体,也能致心理逐渐衰弱的疾病。主要特点: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骨皮质变薄、海绵骨、骨小梁数目及大小均减少。髓腔增宽,骨骼荷载能力减弱,从而产生腰背、四肢疼痛、脊柱畸形甚至骨折。发病机制1、内分泌因素2、骨代谢局部调节因子调控机制障碍3、营养因素4、废用因素5、遗传、免疫因素 另外,还有很多因素与骨质疏松有关,有很多因素和机制还不十分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分类根据全身分布情况可分为:全身性和局部性。根据病因可分为:1、原发性(包括妇女绝经OP及老年性OP)2、继发性(包括药物性、内分泌性、先天性或慢性疾病等因素所至的OP)3、特发性(多伴家族遗传,包括妇女妊娠期、哺乳期发生的OP)%%,%%。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它在全世界常见病、多发病中的地位正上升至第7位,在中国患者数已达9000万人,其中70岁以上的发生率几乎是100%。临床表现(1)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症,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时即可出现骨痛。(2)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负重很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3)骨折: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4)呼吸功能下降:胸廓畸形,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以及便秘、腹胀、上腹部不适,头发脱落,牙齿松动易折等也较常见。诊断标准1、依据临床表现2、骨密度测定3、X线检查4、生化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