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教育法规测试试题(一)一、选择题1、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_____年义务教育制度。(A)2、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_____。(C)、、杂费、住宿费3、义务教育实行_____领导,_____统筹规划实施,_____为主管理的体制。(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_____批准。(D)。。。5、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的工资水平应当_____当地公务员的平均水平。(B)、县级人民政府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_____,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C)7、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_____,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D)、、、、创新能和实践能力8、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_____津贴。(C)、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过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_____予以保障。(D)10、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_____,制定本法。(A)、判断题(共5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2分,共10分)1、学校应把智育放在首位,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2、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3、义务教育法规定禁止任何用人单位和社会组织招收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4、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5、适龄儿童年、少年免试入学。(√)三、填空题(共15题,每空1分,共20分)1、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情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_平等__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2、适龄儿童、少年的_父母其他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_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3上地方人民政、国务院和县级以府_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_具体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5、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对义务教育工作执行法律法规情况,教育教学质量以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进行督导,督导报告向社会公布。6、发生违反本法的重大事件,妨碍义务教育实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负有领导责任的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7、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在经济发达地区设置接收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少年的学校(班)。8、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_残疾适龄儿童、少年____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9、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为具有_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_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的适年龄少年设置专门的学校实施义务教育。10、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_批评教育____,不得__开除___。11、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__平等__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实际发展。12、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_启发式_教育等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13、教科书由国务院价格行政部门会同出版行政部门按照微利原则确定基准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行政部门会同出版行政部门按照基准价确定。14、国家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15、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按照本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_,责令限期改正。四、简答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1、为切实减轻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