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感受诗词文化 优化诗词教学.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感受诗词文化 优化诗词教学.doc

上传人:jiqingyong345 2019/10/20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感受诗词文化 优化诗词教学.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感受诗词文化优化诗词教学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占据了很大的篇幅。然而由于古诗词距今年代久远,导致学生学习起来难度较大。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感受诗词文化,优化诗词教学,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诵读古诗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古诗词,注重引导学生感悟古诗词所蕴含的情感。关键词:初中语文;诗词教学;诗词诵读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4-0097-02 诗词文化历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甚至使中国有了诗词王国的美誉。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之中,诞生了不计其数的诗词名篇。从初中语文教材对于古典诗词的遴选情况来看,其中所收录的各类诗词以唐诗宋词为主,这些诗词应当成为初中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塑造以及美学修养培养的重要素材。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认真钻研诗词教学的方式,以便学生能够真正受到传统诗词文化的浸染,进而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所独具的文学魅力以及文字魅力,最终有意识地提升自身的语文知识素养。一、注重引导学生诵读古诗词诵读是古诗词学习的重要法宝。朱熹在《训学斋规》中曾经指出:“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读一字……只是要诵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因此,在古诗词的学习中,教师依然要奉行诵读这一法宝,让学生自主诵读,在诵读中感受诗词的韵律美和情感美。从初中诗词教学的角度来看,诵读教学方式需要学生的全身心付出,唯有这般,方能感受到古诗词所具备和承载的意境与韵味。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诗词诵读的过程中,应当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诵读契机。在学生自主诵读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适时、适度的点拨和指引,以便第一时间对学生诵读过程中所发生的舛误进行纠偏。具体而言,教师要帮助学生领会诵读古典诗词时应当保持何种语速,如何对诗词中的节奏加以掌控,如何对自身的语气加以调适等等,以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古典诗词的文学之美与意境之美。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古诗词古诗词并非是不食人间烟火,远离人们俗常生活的文学形式。在生活中,我们完全可以借用诗词句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感悟等。比如,登山时,望着脚下的群山,可以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来表达此刻的心情。又如,当学生考试失意时,教师可以用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来安慰他们。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讲到“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三个比喻写出了春雨细密、轻盈的特点时,我问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学生引用杜甫《春夜喜雨》中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回答了这一问题。是啊,“润物细无声”不正是春雨细密、轻盈这一特点的绝好写照吗? 在日常教学中,我要求学生用心收集各类古典诗词名句,并要求学生将其所收集到的各类古典诗词名句运用于日记、作文之中。我还会鼓励学生对习得的古典诗词进行改写,以此作为提升学生古典诗词素养的手段。三、注重引导学生感悟古诗词所蕴含的情感李渔在《窥词管见》中曾说:“词虽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说景即是说情。非借物遣怀。即将人喻物,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实句句是情,字字关情者。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