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44显微镜望远镜放大本领.ppt

格式:ppt   大小:2,040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44显微镜望远镜放大本领.ppt

上传人:wz_198613 2019/10/20 文件大小:1.9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44显微镜望远镜放大本领.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显微镜光路图特点:物体PQ置于物镜系统(焦距很短)的物方焦平面F1附近,成实像PQ;PQ位于目镜系统(焦距很短)物方焦平面F2附近,成放大的虚像P“Q“。整个显微镜系统最终成放大倒立虚像于明视距离处。显微镜放大本领整个系统的像方焦距为:其放大本领为:结论:显微镜放大本领等于物镜横向放大率与目镜放大本领的乘积。显微镜放大本领一显微镜具有三个物镜和两个目镜。三个物镜的焦距分别为16mm、,两个目镜的放大本领分别为5倍和10倍。设三个物镜造成的像都能落在像距为160mm处,问:这显微镜的最大和最小的放大本领各为多少?解:由显微镜的放大本领公式:最大放大本领:最小放大本领:例开普勒望远镜放大本领作用:将远物从物空间移至望远镜的像空间,从而增大对人眼的视角。人眼以对望远镜像空间的观察代替了对物空间的观察。性质:是一种放大镜。只是不是将物体直接放大,而是将远物移近,从而增大视角。原理:无穷远处的物体PQ发出的平行光入射于物镜系统,成实像P‘Q’于像方焦平面上;因为物镜系统的像方焦平面与目镜系统的物方焦平面重合,故最终由目镜系统出射的光为平行光,成倒立像于无穷远处。开普勒望远镜放大本领结论:成倒立像,物镜焦距越大,目镜焦距越小,放大本领越高。目镜的物方焦平面在镜筒内,可以放置分划板叉丝进行测量;眼睛的位置O在镜筒之外,望远镜的视场较大。镜筒长度L=f1’+f2‘,镜筒较长。开普勒望远镜放大本领伽利略望远镜放大本领原理:无穷远处的物体PQ发出的平行光入射于物镜系统,原应成实像PQ’于像方焦平面上;但成像前遇目镜,故作虚物对目镜成像;又因物镜系统的像方焦平面与目镜系统的物方焦平面重合,故最终由目镜系统出射的光为平行光,成正立像于无穷远处。结论:成正立像,物镜焦距越大,目镜焦距越小,放大本领越高。不可以放置分划板叉丝进行测量;眼睛的位置O理论上位于镜筒之内,实际进入眼睛的光束的范围受到限制,望远镜的视场较小。镜筒长度L=f1’-f2‘,镜筒较短。伽利略望远镜放大本领反射望远镜牛顿望远镜:英国天文学家伊萨克·牛顿于1668年发明的反射望远镜,主镜使用抛物面镜,第二反射镜是平面的对角反射镜。它原理是使用一个弯曲的镜面将光线反射到一个焦点上。这种设计方法比使用透镜将物体放大的倍数高出数倍。格雷戈里在1663年提出利用抛物面的主镜和椭球面的副镜,可以消除球差和色差,此设计理论正确,当时非球面制造工艺达不到。后由胡克制造出该望远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