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手术室整体护理整体护理的理论基础护理程序:护士通过评价护理对象的健康状态,确认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制定适合护理对象的护理计划并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以解决确认的问题,使护理对象恢复健康或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的过程称为护理程序,是一个持续的、循环的、动态的过程。护理程序由评估、诊断、计划、评价等五个步骤组成。整体护理:是在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思想影响下出现的护理观点与护理方式。健康的概念:健康不但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况与良好的社会适能力。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手术室整体护理基本概念:以病人为中心,关注围手术期的全过程。具体实施:术前访视(评估):收集相关资料,对病人进行初步评估、诊断术前准备(计划):根据病人的一般情况及个别需要,提出护理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计划,使工作有的放矢。术中配合(实施):以对病人的评估为依据,在实践中解决护理问题,并防止潜在并发症的发生。术后随访(评价):将实际实施情况与预期结果相比较,检验实施的质量,并以此为指导,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各项工作。术前访视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体重、宗教信仰等临床资料:疾病、手术名称、肝功、澳抗、血型、过敏史及既往史观察病人:身体状况(肢体运动及血管情况)、体型及心理状况术前宣教:自我介绍术前注意禁食、水,勿化妆,取掉饰物、假牙等。介绍手术、麻醉体位的配合方法及重要性介绍手术室环境、条件一般由当台的巡回护士负责前一日去访视病人,有针对性的做好术前准备,病人方面:根据病人的体型、手术部位准备体位垫、体位架、棉垫、皮肤保护垫等根据病人的身体情况通知护工,确认接病人的时间,如病人一般情况较差或心肺功能不佳者尽量晚接,缩短病人等候时间根据病人及手术情况调整术日所需特殊器械,如病人过胖时应增加深部手术器械理论知识方面:手术室护士应根据手术需要复习相关的理论知识术前准备术中配合病人方面:手术当日,由巡回护士按照手术通知单抄写交接卡,到病房和病房护士与患者共同核对,交接。在手术患者入口处进行换车和交换车间老师核对无误后签字,进入手术间。自病人进入手术室开始,时刻关注病人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并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麻醉开始前·切皮前·病人离开手术间前手术医生·巡回护士·麻醉医生共同按照三方核查表核对病人手术资料信息。检查腕带及手术部位标识。摆放手术体位时,要使病人处于最安全的状态,在时间过长的手术中,定时改变受压部位和骨隆突处的受力,使手术本身可能带给病人的损伤降到最低程度。手术体味包括仰卧位·侧卧位·截石位·俯卧位·等。合理安置手术体位,既要达到手术野易于暴露和方便手术操作,又要全面考虑病人的生理代偿功能,应尽量避免一些风险性大的体位,应合理设计好重心的支撑点。固定部位及人体各部位的位置,尤其是头部位置的安放,支撑点避免在大血管和神经集中的部位,不应影响静脉回流及过分限制呼吸动作。在术中对老年人·体质衰弱及心肺代偿功能较差者,在改变体位时应谨慎小心。预防压疮的措施,1·术前评估持压疮评估表对病人手术时间·手术体位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