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对内部控制审计的几点认识
--------------------------------------------------------------------------------
内部控制审计对于我们来说才刚刚起步,还处于尝试阶段,既缺乏经验也缺少人才。因此,如何在现实条件下开展好内部控制审计,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近几年,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内部控制审计,虽然方法不十分规范,审计深度有限,但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拟结合我们开展内部控制审计的实践,谈几点粗浅认识与大家商讨。
一、内部控制审计的相关理论简述
根据中国石油股份公司内部审计规范的有关规定,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信息资料的可靠性和完整性,资产安全、经济、有效地使用,各项业务正常有效地进行,以及经营目标的实现而制定的政策、制度和管理程序。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应该注意:(1)内部控制包括企业的方方面面,并不局限于财务管理,至少包括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所以,内部控制审计的范围很广。(2)我们现在所说的内部控制,严格地说只是控制过程的一部分,而且还不是最重要的部分。内部控制的概念通常是指内部控制结构,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等软要素在内的控制体系。控制的软要素包括高层基调、管理层理念和经营风格以及沟通能力,才是对控制更为重要的东西。(3)内部控制前身是内部牵制,但内部控制又有别于内部牵制,内部控制既要有制约作用又要有协调机制,控制要适度,过严会使管理活动失去活力,影响人的积极性,过宽又会引起机制失调,达不到控制的目的。
内部控制审计就是对内部控制的健全性、符合性、合理性及有效性的测试和评价,最终目标是在此基础上发现薄弱环节,完善内部控制,规避经营风险,为经营目标的实现提供保证。内部控制审计既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审计项目实施,也可以作为其他审计项目中的一个程序和方法。
二、开展内部控制审计的几点认识
,逐步深入。内部控制审计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审计人员应该是熟悉内部控制,并有丰富的经验。由于我们的审计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审计人员多来自于财务队伍,会计专业,对财务管理和会计控制比较了解,但缺乏管理控制、信息技术方面的专门知识和经验。审计人员的个人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内部控制审计的需要。所以,开展内部控制审要循序渐进,逐步深入,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如我们对物资管理系统开展的审计,就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方式。2001年我们开展了物资结算管理审计调查,2002年又开展了物资管理系统审计调查,对物资管理系统的认识逐渐深入,为全面深入地开展审计奠定了基础。
,认真描述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抓住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点和关键控制环节。开展内部控制审计,首要的条件是要了解内部控制,只有了解内部控制才能抓住关键控制点和关键控制环节,审计工作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所谓关键控制点或关键控制环节是指,业务处理过程中发挥作用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控制点或控制环节,它对内部控制的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企业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内部控制的目的就是要维护系统的有机运转。因此,开展内部控制审计,要注意站在整个控制系统的角度分析问题,不能局限于某一环节。如我们对财务结算系统的内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