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明妃曲王安石.ppt

格式:ppt   大小:1,052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明妃曲王安石.ppt

上传人:薄荷牛奶 2019/10/21 文件大小:1.0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明妃曲王安石.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明妃曲王安石在众多以昭君出塞为题材的作品中,《明妃曲》为何能独树一帜,备受赞誉?焦点问题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进士,曾两度为相,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等新法,因保守派的反对而告败。晚年退居金陵(今南京),封荆国公,卒谥文,并追封舒王,故亦称荆公、舒王、王文公、王临川。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临川集》、《临川先生歌曲》等存世。王安石其人王昭君的故事经过历代传诵,内容越来越丰富:有悲挽昭君的,有怨恨毛延寿的,有讥讽汉元帝的……。但王安石的这首诗别出心裁,独辟蹊径,因而影响颇大,当时文坛名家梅尧臣、欧阳修、司马光等人都有和作。《明妃曲》作于宋嘉祐四年,王安石时任江东提点刑狱。此时的他有际遇不佳,不为人知重的感叹,遂写下寄寓深远的《明妃曲》文本解读题解王昭君,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汉族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汉元帝时期宫女,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传。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明妃曲(其一)明妃曲(其二)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含***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诗意解读第一首诗前半部只写昭君的美,但不是从形象上写,而是从故事上写。昭君出来,泪湿鬓脚,自顾“无颜色”,但元帝见了,竟不能自持。原来昭君美不在容貌,而在精神,即“意态”。而画师又是个画肉不画骨的,所以“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二句成为千古绝唱。后半部分进一步写明妃之美不仅在意态,更在心灵,她年年盼望都落了空。明妃的意态美、心灵美均遭埋没,这是人生最大的失意,而其责任全在君王,不论万里毡城的悲剧,或是咫尺长门的悲剧,都是他们造成的。这就深入揭示出明妃悲剧的根源。第二首诗描写昭君出嫁匈奴的情景,昭君虽然得到了很好的礼遇,但她始终不舍那份爱国思乡的情怀。明妃一借琵琶以寄情,二看飞鸿以望乡,可见她的心仍在汉而不在胡。青冢纵已荒芜,而昭君怨曲依然流传至今便是一个明证。可见明妃的情感超越了个人的得意失意,而有着更加深厚的内涵。然而“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句进一步强化了第一首诗的意思:劝慰昭君还是要好好待在胡国,不要留恋汉朝,因为嫁到塞外给胡人也不见得比终老汉宫更不幸。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昭君一出场,泪湿春风,低回顾影,满含悲戚,自己也觉得“无颜色”。然而即使如此,尚且惊得“君主不自持”。写昭君的美却从她的“不美”之时落笔。可以想象,如果不是眼泪和悲哀消减了她的容光,她会更加美丽动人。名句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