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文档名称:

上邪 汉乐府诗.ppt

格式:ppt   大小:12,238KB   页数:2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上邪 汉乐府诗.ppt

上传人:2072510724 2019/10/21 文件大小:11.9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上邪 汉乐府诗.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汉乐府诗《上邪》。。关于“乐府”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初设于秦,为当时"少府"下辖的一个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汉初,乐府并没有保留下来。到了汉武帝时,在定郊祭礼乐时重建乐府,它的职责是采集汉族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后来有不入乐的也被称为乐府或拟乐府。关于“汉乐府”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人叫做“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汉乐府是继《诗经》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汇集,它开创了诗歌现实主义的新风。用通俗的语言构造贴近生活的作品,由杂言渐趋向五言,采用叙事写法,刻画人物细致入微,创造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较为完整,而且能突出思想内涵着重描绘典型细节,开拓叙事诗发展成熟的新阶段,是中国诗史五言诗体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汉乐府》的评价及地位汉乐府在文学史上有极高的地位,其与诗经、楚辞可鼎足而立。《汉书·艺文志》在叙述西汉乐府歌诗时写道:“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两汉乐府诗都是创作主体有感而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乐府诗所表现的也多是人们普遍关心的敏感问题,道出了那个时代的苦与乐、爱与恨,以及对于生与死的人生态度。具有很强的现实性。《汉乐府》的题材和思想内容1,《东门行》、《妇病行》、《孤儿行》表现平民百姓的疾苦,是来自社会最底层的呻吟呼号。寄予贫民百姓深切的同情,以恻隐之心申诉下层贫民的不幸遭遇。2,《鸡鸣》、《相逢行》、《长安有狭斜行》三,以富贵之家为表现对象;上述三诗对富贵之家气象的展现,对后来的创作具有示范性,后来许多同类作品都是以此作为蓝本。3,爱情题材:爱情婚姻题材作品在两汉乐府诗中占有较大比重,这些诗篇多是来自民间,或是出自下层文人之手,因此,在表达婚恋方面的爱与恨时,都显得大胆泼辣,毫不掩饰。《汉乐府》的题材和思想内容4,《十五从军征》表现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5,祭祀天地、宗庙以及朝会宴飨、求仙采药的诗歌。如《长歌行》“仙人骑白鹿”6,宣扬人生短促,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长歌行》“青青园中葵”则与不同。虽然也是感叹时光的易逝,但思想是积极的,感情是健康的,汉乐府歌辞中这些比较集中地出现了对人生问题探索的作品,这对后世诗歌发展有一定影响。《汉乐府》爱情题材经典作品汉乐府民歌中恋爱、婚姻题材的作品就集中反映了她们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对欺侮、凌辱她们的社会习尚、社会势力的抗争。《上邪》表现爱情的坚贞。被前人评为“短章中神品。” 《上山采蘼芜》、《白头吟》《孔雀东南飞》表现弃妇的痛苦。《陌上桑》《羽林郎》表现女子的美丽和机智。《江南》以鱼儿戏水于莲叶间,暗喻采莲男女的调情求爱。轻松愉快。《有所思》反映的就是未婚女子这种由爱到恨的变化及其表现。《汉乐府》经典作品郭茂倩在《乐府诗集》中将自汉至唐的乐府诗,按照各自音乐的不同,分成十二类,汉乐府民歌主要保存在其中的“鼓吹曲辞”、“相和曲辞”和“杂曲歌辞”三类中,约六十首。《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汉代《孔雀东南飞》、北朝《木兰诗》和唐代韦庄《秦妇吟》并称“乐府三绝”。此外,《长歌行》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也是千古流传的名句。《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汉乐府》的艺术特点1,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性格。有的采用对话的形式,如《陌上桑》中罗敷和使君的对话,《东门行》中那个妻子和丈夫的对话,都能表现出人物机智、勇敢、善良等各自不同的性格。注意人物行动和细节的刻划。如《艳歌行》用“斜柯西北眄”写那个“夫婿”的猜疑;《妇病行》用“不知泪下一何翩翩”写那个将死的病妇的母爱;《陌上桑》用“捋髭须”、“著绡头”来写老年和少年见罗敷时的不同神态;有声有色,人物形象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