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世界艾滋病日宣传资料及大学生世界艾滋病日活动总结word文档.doc

格式:doc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世界艾滋病日宣传资料及大学生世界艾滋病日活动总结word文档.doc

上传人:认证用户 2016/1/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世界艾滋病日宣传资料及大学生世界艾滋病日活动总结word文档.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精心编制仅供参考大学生世界艾滋病日活动总结2015年12月1日是第28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今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主题――“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副标题是“全民参与,全力投入,全面预防”。为积极做好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使广大师生能掌握艾滋病的预防知识,我校积极响应上级的号召,按照上级的部署,我校组织动员全体师生共同参与艾滋病的宣传防治工作,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一、加强领导对于我校开展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校领导亲自带头,有领导、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2015“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宣传工作是我校开展的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只有扩大宣传范围,增强宣传力度,才能进一步扩大我校学生的影响力和号召力1、开展了“世界艾滋病日——行动起来”演讲活动精心编制仅供参考讲解艾滋病的危害、如何预防艾滋病以及相关的禁毒知识等。让学生充实思想,完善自我,与文明修身活动紧密相连。通过这些活动,净化同学的心灵。2、学校利用主题班会、黑板报、宣传挂图等渠道和措施进行了大量的宣传教育。组织学生通过宣传板报、宣传画等形式宣传艾滋病的基本知识。3、通过计算机课,让每个学生从网上查找艾滋病的危害性,充分认识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性。4、我们还组织师生观看各类艾滋病宣传片,更多的了解到艾滋病宣传活动情况,从中吸取经验与知识,用科学知识教育广大同学。5、共同行动,亲自动手制作一张爱心贺卡,向患有艾滋病的小朋友们传达自己的关心和友情,让那些和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孩子们不再孤单。6、学校利用校讯通向全体家长宣传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学校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全校师生都受到了教育,大大加强了教师、学生、家长对艾滋病的了解。通过活动,教师和学生澄清一些模糊的认识,知道了对待HIV感染者、艾滋病人不应歧视,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达95%以上。今后,我校精心编制仅供参考将在加大宣传力度、建立艾滋病预防工作的长效机制,继续努力探索和实践,力争为艾滋病防治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世界艾滋病日宣传资料世界艾滋病日宣传资料今年世界艾滋病日活动主题仍为“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英文主题为“GettingtoZero”),副标题为“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控制艾滋”。意在说明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到了关键时期,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需要动员各级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集中各方面力量,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破解防治工作难题,控制艾滋病流行。艾滋病小知识1)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慢性致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彻底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可以预防。艾滋病的全称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艾滋病英文名的缩写。艾滋病是译音。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不断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2)艾滋病是怎么发现的?精心编制仅供参考1981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首次报道洛杉矶先后有五例男性同性恋者、吸毒者等发生了平时罕见的卡氏肺囊虫肺炎。这种肺炎以往仅发生在免疫抑制的病人中,而上述五例患者发病前均似健康人。同年7月,已有报告称发现26例卡波济氏肉瘤患者。随后又不断发现新的类似病例。这些病人都有原因不明、性质相似的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这预示着一种新的传染性疾病开始流行。1982年这种新的疾病被命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即艾滋病3)艾滋病病毒是何时发现的?起初只了解到,免疫缺陷是艾滋病的病理表现,对它的病因并不清楚。到1983年法国科学家蒙坦尼尔报告,从艾滋病前期患者的淋巴腺分离出一种病毒,命名为淋巴结病相关病毒。1986年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将此新病毒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简称HIV,即艾滋病病毒。4)艾滋病病毒有哪些主要特点?(1)主要攻击机体的T淋巴细胞;(2)一旦侵入机体细胞,病毒就与机体细胞的遗传物质整合在一起,终生难以消除;(3)病毒基因多变;精心编制仅供参考(4)广泛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以及乳汁、脑脊液和有神经症状者的脑组织中,尤以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中的浓度高;唾液、尿液也可能有少量存在。(5)对乙肝病毒有效的消毒方法均可对艾滋病病毒有效;(6)感染者潜伏期长,病死率高;(7)病毒基因组比已知的任何逆转录病毒基因都复杂。5)全球艾滋病流行情况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和世界卫生组织(WHO)2006年11月21日联合发布《2006年世界艾滋病报告》指出,2006年,全球有290万人死于艾滋病,有430万人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全球感染人数已达3950万人,其中230万是15岁以下的儿童。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依然是艾滋病的重灾区:全球约63%的艾滋病病毒携带者集中在该地区。今年新增的430万名感染者中,有280万(约占65%)也在这里。而当地死于艾滋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