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影响蛋鸡全程经济效益的生产指标为:1、育雏期的成活率;2、育成期的成活率;3、开产时间(50%产蛋率);4、产蛋曲线(72周产蛋枚数);5、蛋重;6、药品开支;7、饲料成本。我们从目前蛋鸡的实际养殖水平和理想的生产水平与上述各生产指标的差距来看看养殖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关系。(以10000只罗曼鸡为参考)。1、育雏期成活率:实际水平95%标准水平98%差距3%效益差=10000只×3%×5元/只=1500元2、育成期成活率:实际水平95%标准水平98%差距3%效益差=9800只×3%×15元/只=4140元3、开产时间(50%产蛋率)实际水平160日龄标准水平150日龄差距10天效益差=9500只×10天×100g/只/天÷1000×=11400元4、产蛋曲线(72周)实际水平≥90%2个月标准水平≥90%3个月差距15枚80-90%6个月60-80%4个月80-90%7个月60-80%2个月效益差=9500只×15枚×62克/枚÷10000×=31806元5、蛋量实际水平60克/枚标准水平64克/枚差距4克/枚效益差=9500只×290枚/只×4克/枚÷1000×=39672元6、药品开支(消毒、预防、治疗)实际水平4元//只效益差==23750元从每项生产指标看,似乎不太明显,但从各生产指标的综合,即综合经济来看不同的生产水平所造成的效益差距为:10000只罗曼商品蛋鸡。综合经济效益差为:112538元表明,如果我们能将目前的实际养殖水平提高到理想的生产水平,那么10000只规模的商品蛋鸡可在原来的基础上多增加利润112538元。从目前情况看,养殖水平低的主要原因是:(1)饲料营养水平低于鸡的正常需求;(2)饲养环境条件不能满足鸡的需求。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饲料营养水平太低。选用劣质的原料和预混料,这样使鸡的生产水平低下。如在现有的基础上来提高饲料营养水平,那么达到理想生产水平时饲料成本可增加的空间为:112538元/()=,,就能将目前的生产水平提高至理想的生产水平。生产指标实际水平标准水平差距效益差育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