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古诗词鉴赏(2007年)(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分)(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2008年)⑴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⑵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5分(2009年)⑴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⑵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分)(2010年)(1)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3分)(2)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4分)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明确《考试大纲》要求写什么?怎样写?为何写?即是从内容、形式、思想内容三方面入手解答题目。盲点一:面对古诗如同雾里看花,难解其中情结。原因:古诗阅读量太小,缺少解读经验,没有掌握一定的解读技巧。措施:加强阅读训练,多读多背,培养悟性积累经验。在解答过程中,注意充分利用以下几点:*1、从题目切入。月 杜甫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爽和风襟静,高当泪满悬。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窗前木芙蓉范成大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木芙蓉吕本中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2、从注释切入。月 杜甫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爽和风襟静,高当泪满悬。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③故故:常常,频频。溪亭   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芽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3、从意象切入表现时间由傍晚到明月初升的变化。*4、从情语切入溪亭   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芽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4、从情语切入月 杜甫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爽和风襟静,高当泪满悬。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窗前木芙蓉范成大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木芙蓉吕本中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5、从题干切入窗前木芙蓉范成大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木芙蓉吕本中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⑴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⑵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