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讨论稿) 18参考资料: 46附:例表、例图 (监测项目) 74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及分级技术规定 (含义、数据来源、获取方法、计算单位) 84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大纲 85说明 85㈠编制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的目的 85㈡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的基本内容 86㈢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的编写原则及技术要求 86㈣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大纲 87第一部份环境监测工作概况 87第二部份环境质量现状 87第三部份总结 91㈠五年环境质量报告书的编制目的 91㈡五年环境质量报告书的基本内容 91㈢五年环境质量报告书的编制原则 91㈣五年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大纲 92第一部份环境概况 92第二部份环境质量状况 92第三部份总结 95㈠《环境质量报告书》封皮格式 95㈡内封字号 96㈢内容 96㈣插图、表 96㈤《报告书》尺寸规格 ,通过对数据的深度处理加工,结合污染源排放情况、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区域自然状况、环境管理措施实施等信息的综合分析,客观地评价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规律的技术。包括数据处理技术、环境质量评价技术、环境质量表征技术等方面。,为环境管理提供适时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同时可以检验环境管理的效果,为环境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持;分析各类污染源排放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为污染控制和治理提供依据;评价环境监测网络设置的合理性,为调整环境监测网络提供依据;检验环境监测的效能,为调整环境监测点位、项目、频次提供依据;及时发布各类环境质量报告,满足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知情权的需要。。、支流[1]:直接注入海洋或内陆湖泊的河流叫做干流。直接注入干流的支流叫做干流的一级支流,直接注入一级支流的则称为干流的二级支流,其余依次类推。支流的级别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水系[1]:河流的干流及全部支流构成脉络相通的系统,称为水系,又称河系或河网。与水系相通的湖泊也属于水系之内。流域[2]:指江河湖库及其汇水来源各支流、干流和集体水域总称。流域片:若干个相邻的流域,其集水区域接壤或彼此交叉,使各个流域连成一片,称为流域片。入河排污口[2]:指向江河、湖泊、水库和渠道排放污水的直接排污口,包括支流、污染源和市政直接排污口。排污总量[2]:指某一时段内从排污口排出的某种污染物的总量,是该时段内污水的总排放量与该污染物平均浓度的乘积、瞬时污染物浓度的时间积分值或排污系数统计值。污染物流通量:指某一段时间内流经某监测断面的污染物总量。环境空气:指人群、植物、动物和建筑物所暴露的室外空气。噪声:人们所不需要的声音。环境噪声:户外噪声的总称。包括交通噪声、工业噪声、施工噪声、生活噪声和其它噪声。地下水水位:地下水上表面距海平面的距离。酸沉降:空气中的酸性物质以降水形态、气态及颗粒物形态沉降于地面的过程称为酸沉降。其中以降水形态沉降的称为湿沉降,以气态或颗粒物形态沉降的称为干沉降。酸雨:≤。酸雨频率:≤。酸雨强度:酸雨的酸度和酸雨频率合称酸雨强度。离子平衡:降水中阴离子和阳离子克当量浓度基本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