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高速铁路路基柳恒(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1756)摘要:本文主要介绍高速铁路路基的主要特点,与之特点相适应的高速铁路路基维护技术与方法,通过对高速铁路路基的认识,明确高速铁路的高速度、高舒适性、高安全性和高密度等特点。关键词:高速铁路路基路基处理高速铁路与普通铁路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最大的特点为:高速度、高舒适性、高安全性和高密度。为了达到高速铁路线路运营的要求,高速铁路路基既要为高速度运行的机车车辆提供高平顺性与高稳定性的轨道面条件,又要保证线路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坚固性和耐久性,使其在运营条件下保持良好的状态。这就使得作为铁路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路基必须具备良好的性能,即强度高、刚度大,同时要严格控制路基的容许沉降或没有沉降以及保证路基刚度沿线路纵向变化缓慢等特点。高速铁路路基的特点路基是轨道的基础,是铁路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路基的稳定性与坚固性直接关系到线路的质量、列车的正常运行及安全,故此高速铁路路基主要具有如下特点:(1)多层结构系统高速铁路线路结构,已经突破了传统的轨道---道床----土路基这种结构形式,既有有砟轨道也有无砟轨道,对于有砟轨道,在道床和土路基之间,已经抛弃了将道砟层直接放在土路基上的结构形式,做成了多层结构系统。如有,日本的路基结构分为基床表层、上部填土和下部填土三部分,其中基床表层是指道床下面直接承载轨道的垫层,上部填土指基床表面以下3m以内的部分,下部填土指上部填土以下的填土部分。基床表层可分为强化基床表层和土基床表层两种。德国的路基结构分为路基保护层(PSS)、防冻层(FSS)、填筑路堤层、地基过渡层。在我国的客运专线上,基床为路基上部列车动应力作用较显著的部分,表层与底层组成,。对于高度小于基床厚度的路堤,基床包括路堤和地基的一部分;对于路堑则为开挖路基面以下基床厚度的范围。对于无砟轨道路基,基床表层由两部分组成,即30cm的混凝土支撑层和40cm的级配碎石层。对于有砟轨道路基,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砂砾石或级配碎石材料。基床表层厚度方面:我国基床表层厚度是根据应力和变形确定的,主要考虑列车的轴重和速度的影响;但没有细致考虑冻胀影响,遇到气候寒冷、土性和水文地质条件不利时,可能会出现过超过允许的冻胀变形。(2)控制路基变形高平顺性是高速铁路得以正常运营的基础保证。因此,高速铁路对轨道的不平顺管理标准要求十分严格。路基是铁路基础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承受着轨道结构的重量和列车荷载,路基的变形自然会引起轨道的几何不平顺。特别是有砟轨道,其轨下基础是由散体材料组成的道床和路基,它是整个线路结构中最薄弱、也是最不稳定的环节,是轨道变形的主要来源,在多次重复荷载作用下所产生的累积永久下沉将造成轨道的不平顺;同时,刚度对轨道的弹性变形也起关键性的作用,因而对列车的高速行走条件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高速铁路路基除了应具备一般铁路路基的基本性能外,还需要满足高速铁路轨道对基础提出的性能要求,满足静态平顺性和列车运行状态下的动态平顺。即在路基的设计中,一般的铁路路基是以强度控制设计的,对高速铁路路基,变形控制是路基工程设计的主要控制因素。因为在强度破坏前,可以已出现了不允许的过大变形。(3)保证路基刚度的均匀性列车速度越高,要求路基的刚度越大,弹性变形越小。因为,弹性变形过大,就会导致高速行驶的列车无法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