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资本市场对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运作的影响及其作用(doc 8).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资本市场对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运作的影响及其作用(doc 8).doc

上传人:管理资源吧 2011/10/2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资本市场对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运作的影响及其作用(doc 8).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资本市场对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运作的影响及其作用
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为保障社会劳动者未来的一种有效的资金储备和保障制度。保障基金的建立与运用与资本市场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主要市场经济国家, 社会保障基金积累了大量的资产, 是资本市场上举足轻重的机构投资者。更引人注目的是,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纷纷改革现收现付的养老计划制度, 建立基金制的养老体系;居民的养老金收入不再来源于下一代的缴费, 而是自己个人账户的积累。这使养老金的资产规模迅速膨胀,占GDP的比重越来越高。由于养老基金的投资绩效直接影响居民退休后的收入, 许多国家都很强调养老基金利用资本市场进行多样化投资,这极大地促进了本国资本市场的发育成熟。
一、我国社会保障基金对资本市场的筹资
1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运营的现状
我国于1997年建立了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基金管理方式也由现收现付制转向为部分积累制。该制度在长期上保证了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来源的充足性,但我们看到在过去的几年中:支出方面,随着我国国有企业的大规模改组改造的实施,下岗失业率上升了;人口老龄化提前到来使得赡养率提高,而法定退休年龄并未随人口老龄化趋势相应及时调整,同时申领养老金条件的宽松、社会保障基金运营管理的低效率等诸多因素导致了我国目前社会保障基金支出的过快增长。而反观筹资方面,由于筹资渠道单一、覆盖面窄、参保单位存在一定的漏保和恶意不保、缴费账务不实等情况的出现使得本来就先天不足的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来源进一步受阻。由此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收与支的缺口日益扩大,并且统账结合的保障模式在实际运行中则变成了混账结合管理,个人账户上所积累的资金也已被用于支付当前退休职工的退休金。
2 我国现阶段弥补社会保障基金缺口的途径
1997年全国有5个地区养老保险基金收支赤字, 1998 年和1999 年收支赤字的地区分别扩大到21个和25个,2000年进一步扩大到27个地区,当年拖欠的养老保险费也达到385亿元。此外,个人帐户的空帐规模1997年底约为140亿元,1998 年底达到450亿元,目前估计已经突破2000亿元。从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来看,弥补社保基金缺口的各种筹资渠道,可分为三类:
(1)是必须全部借助资本市场来实现,其实施将直接对资本市场造成一定影响的筹资方式,如国有股减持;
(2)是有一部分要借助资本市场来实现,其实施也将对资本市场造成一定影响的筹资方式,如国有资产变现;
(3)是不需要通过资本市场来实现的,对资本市场不会有直接影响的筹资方式, 如调整财政支出、发生特种国债、征收特种税、发行福利彩票等等。
二、社会保障基金运行中存在的矛盾
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运作中的矛盾集中反映在社会保障基金运行中的一系列矛盾上。社会保障基金运行中出现矛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基金管理模式僵化、投资渠道单一、收益率低下、无法实现正常的增值却是重要原因。
1 公平和效率的矛盾
公平和效率是市场经济体制面临的最突出的矛盾,也是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突出矛盾。这一矛盾的协调程度,标志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合理程度。公平和效率的矛盾同样体现在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过程中,表现在,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主要来自社会生产领域,并且与企业积累存在反向关联。按社会需要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符合社会公平的分配要求,却会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