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NurfürdenpersönlichenfürStudien,Forschung,、减数分裂的概念1、范围:凡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2、时期:在从原始的生殖细胞发展到成熟的生殖细胞的过程中;3、特点: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4、结果: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数目减少了一半。(注:原始生殖细胞既可进行有丝分裂,又可进行减数分裂)二、减数分裂的一般过程(动物)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前期Ⅰ: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减数第一次分裂(Ⅰ)中期Ⅰ:四分体排在赤道板上减后期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数末期Ⅰ:染色体、DNA数目减半分间期Ⅱ:短暂,遗传物质不复制裂前期Ⅱ:(对二倍体生物而言,已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Ⅱ)中期Ⅱ:着丝点排在赤道板上后期Ⅱ:着丝点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末期Ⅱ:DNA数目再减半三、精子的形成过程四、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五、精子、卵细胞产生过程的异同:1、相同点:①都是性细胞(配子)②都经减数分裂产生2、不同点:①卵原细胞两次分裂为不均质分裂(极体均质),精原细胞的分裂为均质分裂;②1个卵原细胞产生1个卵细胞,1个精原细胞产生4个精子;③精子的形成需变形,卵细胞的形成不变形。六、配子种类(只考虑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不考虑交换)(1)可能产生精子的种类:2n种1个精原细胞(2)实际产生精子的种类:2种(含n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两个精子是相同的)1个雄性个体(含n对同源染色体)产生精子的种类:2n种(1)可能产生卵细胞的种类:2n种1个卵原细胞(2)实际产生精子的种类:1种(含n对同源染色体)(1个卵原细胞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1个雌性个体(含n对同源染色体)产生卵细胞的种类:2n种七、减数分裂中染色体、DNA数目变化曲线图八、通过图像、曲线判断分裂方式、所处时期——三看识别法(二倍体生物)九、同源染色体的特点、判断程序1、特点:①来源: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②形态、大小一般相同③行为:减数分裂过程中一定两两配对(即联会)2、判断程序十、同源染色推、染色体、四分体、染色单体、DNA之间的数量关系1个四分体含1对同源染色体含2条染色体含4条染色单体含4个DNA分子十一、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 比较项目减数分裂有丝分裂不同点发生部位 精巢、卵巢 体细胞染色体复制次数 1次 1次细胞分裂次数 2次 1次有无同源染色体 减Ⅰ有,减Ⅱ无 有有无联会、四分体 有 无有无同源染色体分离 有 无何时着丝点分裂 减Ⅱ后期 后期子细胞染色体数目 减半 不变子细胞名称和数目 精子4个,卵细胞1个 体细胞2个相同点 染色体都复制一次,都出现纺锤体,都有核膜、核仁的消失与重建十二、受精作用1、概念: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叫受精作用。2、过程:①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②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3、特点:受精卵中的核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而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4、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①保证生物亲子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②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有更强的生活力和变异性。(性别决定于此时)十三、减数分裂各期的染色体、DNA、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等数量计算(1)染色体的数目=着丝点的数目(2)DNA数目的计算分两种情况:①当染色体不含姐妹染色单体时,一个染色体上只含有一个DNA分子;②当染色体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时,一个染色体上含有两个DNA分子。(2)同源染色体的对数在减Ⅰ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期为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而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期和配子时期由于同源染色体已经分离进入到不同的细胞中。(3)在含有四分体的时期(四分体时期和减Ⅰ中期),四分体的个数等于同源染色体的对数。(3)染色体的数目在间期和减Ⅰ分裂期与体细胞相同,通过减Ⅰ分裂减半,减Ⅱ分裂后期暂时加倍,与体细胞相同。(4)DNA数目在减Ⅰ前的间期复制加倍,两次分裂分别减少一半。(5)同源染色体在减Ⅰ分裂以前有,减Ⅱ分裂以后无。(6)四分体在四分体时期和减Ⅰ中期有,其它各期无。相关概念①.同源染色体:两个形状、大小一般都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中要配对的染色体。1和2或3和4都是一对同源染色体(数目:同源染色体的对数=体细胞染色体数减半)减数分裂中精(卵)原细胞和初级精(卵)母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在次级精(卵)母细胞、精子(卵细胞)和极体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但在有丝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始终存在。②.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行为。如图③.四分体:含有四个姐妹染色单体的配对的一对同源染色体。1和2或3和4各组成一个四分体(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