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NurfürdenpersönlichenfürStudien,Forschung,、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1、入党教育2、接受入党申请书,同申请人谈话3、确定入党积极分子,指定培养联系人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考察4、入党积极分子集中培训5、入党积极分子平时培养、教育6、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三、发展对象的确定及发展前准备工作7、广泛听取意见8、推荐发展对象9、确定发展对象10、政治审查11、发展对象递交自传12、对发展对象的有关材料进行预审13、对发展对象进行公示四、履行入党手续14、确定入党介绍人15、填写《入党志愿书》16、召开接收新党员支部大会17、与发展对象谈话18、党总支审查19、党委审批20、公布、与预备党员谈话21、入党宣誓五、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和转正22、预备党员的教育和考察23、预备党员到期提出转正申请24、召开支部党员大会,讨论预备党员转正25、报上级党组织审查和审批26、公布及谈话27、材料归档一、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1、入党教育各级党组织要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广大师生员工对党的认识,激发他们的政治热情。对那些基本素质比较好,本人有入党愿望的同志(同学),党组织更要给与关心和帮助。各学院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应在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学期或在入学教育期间,以党课、讲座等形式对新生进行入党启蒙教育,扩大党的影响,增强党组织的感召力,使更多的同学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2、接受入党申请书,同申请人谈话对递交入党申请书的人,党支部要在一个月内派人与其谈话,也可以集中谈话。了解其申请入党的动机和对党的认识,同时帮助申请人分析存在的缺点,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党支部要建立《入党申请人花名册》及时进行登记,并向申请人提出组织上的要求。3、确定入党积极分子,指定培养联系人申请人经过党组织一段时间的培养,应由党小组或共青团组织推荐,并经支部委员会(不设支部委员会的应经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可确定其为“入党积极分子”。党支部对已确定的入党积极分子要及时填写《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考察登记表》,并登记《入党积极分子花名册》。党支部应及时指定两名正式党员做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联系人。培养联系人的主要任务是:(1)经常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工作、学习等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听取党员和群众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意见,鼓励和帮助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端正入党动机;(2)经常向党支部汇报入党积极分子的有关情况,提出加强培养、教育的意见和建议;(3)在入党积极分子具备入党条件时,向党支部提出将其列为发展对象的建议。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考察4、入党积极分子集中培训学校党校(分党校)对入党积极分子或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同学进行集中培训,集中培训每学期举办一次,培训后,学员参加结业考试,合格者颁发《党校结业证书》。没有经过集中培训,党的基本知识考试不合格的,不能发展入党。5、入党积极分子平时培养、教育党组织可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党的一些活动。如发展新党员的支部大会和入党宣誓仪式以及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也可有意识地分配给入党积极分子一些工作和任务,或要求他们组织一些活动,提出具体要求,观察其表现。入党积极分子应经常书面和口头向党组织汇报思想。6、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党支部指定的培养联系人应经常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表现情况,负责帮助、教育、考察入党积极分子的工作,并以写实的方式认真及时填写《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登记表》,填写的主要内容是:政治觉悟、思想品质、入党动机、工作学习情况和现实表现等。《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考察登记表》每半年记载一次,防止平时无记录,入党前突击编写的现象。积极分子考察的主要内容:(1)考察其政治觉悟、政治表现、思想意识。其中主要看其对党的认识、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对国内外形势、重大政治问题的认识和态度。(2)考察其入党动机,有无正确的价值观,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是否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组织的关系。(3)考察其是否起模范带头作用,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是否立场坚定,在学习、工作上是否勤奋努力,在生活中是否关心集体和同志,是否密切联系群众,是否积极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4)考察其是否具有较强的组织,纪律观念。三、发展对象的确定及发展前准备工作7、广泛听取意见听取各方面对积极分子的意见是保证党员质量的重要措施。要认真听取本支部党员、团支部和一般群众的意见。对本专科大学生还要征求辅导员(班主任)的意见,对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还要征求导师的意见。听取意见可采取个别谈话或座谈会等方式进行。8、推荐发展对象党小组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