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埃博拉病毒临床诊疗.doc

格式:doc   大小:30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埃博拉病毒临床诊疗.doc

上传人:sssmppp 2019/10/29 文件大小: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埃博拉病毒临床诊疗.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埃博拉病毒临床诊疗病原学埃博拉病毒属于丝状病毒科,有包膜,非节段性,负链RNA病毒。丝状病毒科包括马尔堡病毒属,cuevavirus属和埃博拉病毒属,其屮埃博拉病毒属有五个不同的病毒种。扎伊尔埃博拉病毒、苏丹埃博拉病毒,本迪布焦埃博拉病毒,大森林埃博拉病壽,雷斯顿埃博拉病毒。其中莱斯顿亚型(Reston)只感染灵长类动物,其他都可以感染人类。最致命的是扎伊尔(Zaire)亚型。这次流行的病毒是新型的扎伊尔埃轉拉病毒亚种。对病毒有效的消毒方法,包括蒸汽灭菌、化学消毒、焚烧。流行病学此次埃博拉病毒疫情于2013年12月在几内亚爆发。目前疫情已经蔓延到几内亚,利比里亚,尼日利亚,塞拉利昂等四个国家。截止到2014年8月4日,上述国家已经报告了1711例病例(1070确诊,436可能,205名疑似),其中932例死亡。这是迄今为止最严重的埃博拉疫情爆发记录。(1)传染源埃博拉病毒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病原体。整个撒哈拉中部和南部的非洲地区有不同种类的果蝠可以携带这种病毒。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可引起暴发,这往往是由野生动物库传播到人类开始,病毒变种的遗传基因几乎相同,与当前西非爆发的疫情相似。根据最新消息,此次疫情的最初感染者为一2岁男童,通过接触蝙幅感染了埃博拉病毒。(2) 传播途径埃博拉病毒不能通过飞沫传播,故其传染性没有麻疹或流感那么强。麻疹或流感患者在出现症状之前就可以传播病毒,埃博拉病毒与此相反,埃博拉病毒感染者只在出现症状后才具有传染性。与感染者分泌物的直接接触,如唾液,是埃博拉病毒传播的基本途径。但埃博拉病毒不能通过咳嗽或打喷嚏传播,也不会通过偶然的接触传播。它通过患者的分泌物如呕吐物,腹泻物或血液传播的,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它还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唾液,汗液和眼泪传播。(3) 易感人群由于只有那些有症状的患者才具有传染性。被病毒传染的主耍是负责照顾患者的医护人员,以及与患者有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另一种感染的方式是那些处理尸体时的家庭成员,还有那些吃果蝠,羚羊,或其他可能感染病毒动物的人。发病机制阐明人类埃博拉病毒感染的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研究的很少。通过埃博拉病毒感染的动物模型,如食蟹猴和恒河猴,专家们认为其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机制包括免疫抑制,血管通透性增加,和凝血功能障碍。临床表现埃博拉病毒感染人类后的潜伏期为2-21天,大多数患者在感染8-9天后病情危重。一旦被感染,患者在1-2天内出现症状。埃博拉病毒感染的症状包括:,-°C;,喉咙痛,头痛;(上述症状发生1-2天后)。更严重的症状,如凝血功能障碍与血小板减少症,可在24-48小时内发生。从而导致鼻腔或口腔内出血,伴随皮肤出血性水泡。在3-5天内,出现肾功能衰竭,并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伴随着明显的体液流失。实验室检查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诊断成为应对埃博拉病毒的关键。检测实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多重RT-PCR检测。分子生物学的检测手段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序列保守性,当应用到新的变种,品系或病毒中间可能会失败。因此,实时的信息共享,特别是序列数据,对于应对疫情十分重要。任何延误都可能给公众健康带来灾难性后果。抗原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