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新型城镇化与城市规划.docx

格式:docx   大小:28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型城镇化与城市规划.docx

上传人:小点 2019/11/1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型城镇化与城市规划.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作者: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新型城镇化与城市规划新型城镇化与城市规划作者摘要纵观政府和中共十八大报告,“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中国”是贯穿中国未来发展的两大主题。新型城镇化成为政府部门和各类咨询机构在构建年度策略中谈论最多的议题。如何通过新型城镇化来带动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全面可持续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又有哪些内涵?“新型城镇化”将为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提供哪些良方?带着这些问题,本刊编辑部和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特邀社会、经济、规划领域的权威专家,共议“新型城镇化”。左学金(上海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新型城镇化应该符合未来城市发展的目标。我个人认为,未来城市发展的目标有三条:第一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创新来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会放缓,但是要保持一定的速度,不能停滞。这应该是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因为今后的经济活动主要是在城市而不是在农村,我国农业只占GDP的10%左右;第二条,通过城市的包容性发展来促进社会和谐。近年来我国城镇化的主要推动力,是以进城农民工为主体的外来人口,在城里居住半年以上就定义为城市常住人口,但是还没有市民化,在很多方面还不能获得与城市本地居民同样的权益。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推动进城农民工和其他外来务工者家庭融入当地社会,这样社会才能和谐;第三条,新型城镇化应该能推动可持续发展,建设绿色城市。现在我国频繁发生的雾霾,影响的区域已经达到130万km2。华北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的雾霾都比较严重,显然与我国城市交通和经济活动有关。有报告说雾霾的形成是由于大量的汽车尾气,煤发电,北方的取暖,以及重化工业的排放。这样的发展一定不是新型城镇化。减少和消除雾霾涉及到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的空间布局调整。我个人理解十八大报告并没有明确定义新型城镇化是什么样的城镇化,但是新型城镇化应该体现我们以后的发展目标,即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新型城镇化要为这三个目标服务。另外,对城市群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的功能。”现在我国特大城市人口增长最快。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表明,从2000年到2010年的10年内,常住人口增长最快的前三甲是北京、上海和天津。这些城市的地方政府都感到需要调控人口总量。但在我看来,人口流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结果。现在我们过多地把资源集中在特大城市,由此导致大量人口向这些城市集中。中小城市集聚的程度就低一些,而且中小城市和大城市之间联系也相对较弱。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如何规划城市群的规模和布局。目前,各地政府一般只管行政辖区内部事务,很少打破行政边界去做城市群的规划研究。我们国家发改委做一些区域规划,只能是原则性的,很难具体落实。我国学者对科学规划城市群的研究做得也不够。麦肯锡咨询公司前几年做了一个关于中国城镇化前景的研究,我觉得很受启发。他们通过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了四种中国城镇化的前景:第一种是以巨型城市(megacity)主导的城镇化前景,一个巨型城市3000万人口,以若干这样的巨型城市,来带动全国的城镇化;第二种是核心城市加上周边城市的巨型城市群,每个城市群6000万人,由若干这样的城市群来主导城镇化;第三种是以中型城市为主导;第四种是以中小型城市为主导。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发现集中城镇化对能源和土地的节约有好处。第一、第二种都算是集中城镇化,第三、第四种不是集中城镇化。麦肯锡作为一个美国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公司,他们尚且能做这么大的课题,而我国有那么多的研究机构,却很少能涉及到这方面比较深入的规划研究。所以我个人觉得十八大报告关于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布局和增强中小城市各类功能的论述是非常有针对性的和非常有远见的。我们不能脱离城市群的整体规划来孤立地考虑中小城市的功能和发展,我们应该把城市群规划和中小城市发展两者结合起来考虑,使城市群中各类城市功能互补,增强各类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的吸引力和发展机会。一个跨越城市行政边界的、对整个城市群的科学规划对我国城市未来发展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过去比较关注各个城市群的中心城市的发展,今后需要更多地关注城市群里二级或是三级城市的发展。例如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中心城市上海的人口规模已达2400万人,未来要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人口规模为百万级的二级城市的发展。例如上海的郊区新城,以及上海周边的苏州、嘉兴、南通等城市以及它们下面的一些重要县市,已经或者未来能够发展为常住人口规模达百万级的二级城市,可以分担中心城市人口集聚的压力,应该实行紧凑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