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便秘的研究及治疗进展.doc

格式:doc   大小:363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便秘的研究及治疗进展.doc

上传人:pppccc8 2019/11/2 文件大小:36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便秘的研究及治疗进展.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便秘的研究及治疗进展一、概述1•定义便秘(Constipation)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表现为:大便量太少、太皱、排出太困难,或合并一些特殊症状,如:长时间用力排便、直肠胀感、排便不尽感,其至需用手法帮助排便。在不使用泻剂的情况下,7d内自发性排空粪便不超过2次或长期无便意⑴。(1999年5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肛肠外科组的专家们在全国便秘诊治新进展学术研讨会上对1990年11川制定的《便秘诊治暂行标准》进行了修订,并提岀了“在不使用泻剂的情况下,7天内自发性排空粪便不超过2次或长期无便意叩勺量化概念。),或活动受限者,或生活过于紧张者。近年來,由于精神心理因索和社会因索的影响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便秘的发生率不断升高,发病年龄也越来越低,青壮年小长期便秘患者已不在少数。各国关于便秘的调查资料,说法不一。1)流行病学资料国内便秘调查资料显示,便秘的发生率与年龄、性别、地域、职业、文化程度等因索相关。我国北京、天津和西安地区对60岁以上老年人的调查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的慢性便秘比率高达15%・20%。而对北京地区18-70岁成年人进行的一项随机、分层、分级调查表明,%,女性是男性的4倍以上,且精神因索是高危因子之一〔2]。便秘的发病率因地域而异,且城、乡人群的发病率存在显著性差异。①便秘的年龄分布研究资料均显示老龄化是便秘的一个高发因素,便秘患者随年龄增长而明显增多。刘世信⑶等以天津市两个区年龄d5岁的人口作为调查对彖,结果显示随年龄增加便秘患病率明显増加,口60岁以上者明显増多。尉秀清⑷等在广州的调查结果亦显示,便秘患者随年龄增长而明显。②便秘的性别分布大部分流行病学资料认为便秘和性别有密切关系,女性是高危人群。广州的调查显示男女患病率比为1:[4]o北京***⑸。%,%,男女比例为1:⑶。③便秘的地区分布国内调查显示便秘的发生有明显的地域性。全国6个城市老年人便秘调查结果显示⑹:我国北方地区便秘患病率高于南方地区,%,%,%;%,%,%。便秘的患病率还显示出城乡差别,北京的结果显示⑺,%,%。全国6个城市结果发现⑹,%,%。成都调查结果显罔示,%,%0④其他有调查结果显示便秘患病率与职业和文化程度相关,但结果不一。二、便秘的原因健康人排便****惯多为一日1・2次或1-2日1次排便,粪便多为成形或为软便(如Bristol类型屮的4型和5型),少数健康人的排便次数可达3次/FI,或3日1次。粪便呈半成形或呈腊肠样硬便(如Bristol类型屮的6型和3型)。正常排便需要肠内容物以正常速度通过各段,及时抵达直肠,并能刺激直肠肚门,引起排便反射,排便时盆底肌群协调活动,完成排便。以上任一个环节的故障,均可能引起便秘。1・病因⑵慢性便秘有功能性和器质性病因。功能性便秘病因不淸,器质性病因可以由胃肠道疾病、累及消化道的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帔皮病、神经系统疾病等,许多药物也可以引起便秘,具体如下:1) 肠管器质性病变如肿瘤、炎症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肠腔狭窄或梗阻;2) 直肠、肛门病变:直肠内脱垂、痔病、直肠前膨出、耻骨直肠肌肥厚、耻直分离、盆底病等;3) 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肠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旁腺疾病等;4) 神经系统疾病:如中枢性脑部疾患、脑卒屮、多发硬化、脊髓损伤以及周围神经病变;5) 肠管平滑肌或神经元性病变;6) 结肠神经肌肉病变:假性肠梗阻、先天性巨结肠、巨一直肠等;7) 精神及心理障碍;8) 药物性因索:铝抗酸剂、铁剂、阿片类、抗抑郁剂、抗帕金森氏病药、钙通道拈抗剂、利尿剂以及抗组***药等。) 孕期便秘易患因素①肠道受压,蠕动减弱②内分泌水平变化③孕妇易患痔疮,惧怕排便④膳食结构⑤膈肌、腹肌受限,排便缺乏动力2) 产褥期便秘易患因素①腹肌及盆底组织松弛②分娩时引起会阴裂伤或因会阴部伤II的肿胀疼痛③饮食结构④活动量减小3) 女性便秘易患因素①骨盆宽大,会阴体小,筋膜薄弱,易形成直肠前突②肚管短,直肠前壁易脱垂③月经周期的激素变化④心理随环境、时间等因素常主动抑制便意4)老人便秘易患因索①年老体衰②活动减少③饮食因索④精神心理因素⑤体质因索⑥疾病因素⑦药物因素5)肥胖人便秘易患因索①腹壁脂肪堆积,影响腹肌收缩②肠管蠕动能力减弱③膈肌收缩性差,排便动力减弱④活动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