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观察大脑中的针刺效应.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观察大脑中的针刺效应.doc

上传人:q1188830 2019/11/2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观察大脑中的针刺效应.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观察大脑中的针刺效应                                  作者:赵凌,游自立,唐勇,梁繁荣 【摘要】  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作为一种无创的、实时监测的、无有害辐射的神经影像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大脑针刺效应研究的诸多方面,其应用前景还可从科研设计更加严谨、密切结合疾病状态、结合多种手段深化研究内容等方面加以拓展。【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成像针刺效应神经影像针灸作为疾病的手段已经有二千余年的,其临床疗效已逐渐被国际社会公认。世界卫生组织(WHO)确认并推荐43种疾病属于针灸治疗的优势病种。阐明针灸治疗疾病的机理是明确临床疗效的基础,同时也促进着临床的。针灸学理论认为,针刺是通过在人体某些腧穴上采用一定的刺激方法来激发“经气”,使发挥传导感应、运行气血、协调阴阳、调整虚实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结合现代研究结果,人们普遍推测,针刺激发了人类复杂的本体感觉,调控着对疼痛的知觉和认知;针刺产生效应的基础可能与大脑和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有关[1]。功能磁共振成像(icResonanceImaging,fMRI)等现代神经影像技术的出现为安全研究人类大脑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手段,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针刺效应与大脑关系的一系列研究中。 1 fMRI技术的特点和优点 fMRI技术在针刺研究中使用最多、技术最成熟的是血氧水平依赖性成像(bloodoxygenationleveldependent-icresonanceimaging,BOLD-fMRI)。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以两种形式存在:氧合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氧合血红蛋白是反磁性物质,而脱氧血红蛋白是顺磁性物质,它的出现导致含有这些分子的区室和其他没有这些分子的区室之间很大的磁化率差异,从而引起磁场的不均一性,加速质子失相位,缩短T2、T2*,使T2、T2*加权像信号减低[2]。在静息状态下,局部脑葡萄糖利用与局部脑血流量(regionalcerebralbloodflow,rCBF)和氧摄取相匹配。但当特定脑功能区被任务信号激活时,该区神经元的活动增强,导致rCBF明显增加和局部脑葡萄糖用提高,同时伴有血流量增加,但血流量的增加大于氧耗量,使血管内的氧合血红蛋白量增加,而脱氧血红蛋白量相对减少,从而引起脑激活区磁共振信号强度升高,即在BOLD方法中观察到的激活组织为高信号。激活条件下的信号减去基线信号,就可以显示出功能变化的脑区。fMRI能将大脑活动与特定的任务或者感觉过程联系起来,是一种无创伤性的、能够实时监测的脑成像技术,同时具有优良的空间分辨率[3],与正发射断层成像(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PET)相比它没有任何有害辐射[1]。 2fMRI在大脑针刺效应研究中的应用  腧穴不同引起脑部不同区域的响应近年来的多项研究表明,针刺一定腧穴在脑部可得到相应区域的响应和激活,可引起大脑特殊的活动,针刺不同穴位所影响的脑功能区不同,腧穴与脑区之间可能存在特异性对应关系。有研究发现针刺太冲或合谷穴可激活颞中回和小脑;针刺合谷穴可激活中央后回、扣带回后部,海马回,Brodmann(BA)7,19和41;针刺太冲穴可激活颞侧[4]。分别观察针刺三阴交、足三里和阳陵泉穴所引起的脑功能区的信号变化,结果发现针刺足三里、三阴交穴相同的脑部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