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论思政教育对大学生社会化的促进作用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本文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对培养合格、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社会化
大学生历来是对社会变化反应最为敏感的高智力青年群体,他们思想情感、道德观念、意志品质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大学生作为一个积极、向上的群体,接受着正面、规范的理论教育,有较强的好学心理和良好的感知能力;其最先感受到社会多样化的变化并在价值观念上表现出来;接受的书本知识较多,参与的社会实践较少,对社会的主、客观认识不足;逆反心理强,对社会制度的遵从感减弱,个人主义增长……承担着祖国兴衰荣辱重大使命的大学生,其社会化的进程势必被高度重视。
一、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于大学生社会化的必然性
社会化,即自然人通过主、客体的不断作用,将外在的社会行为规范、准则内化为自我的行为标准,并逐步成为一个思想进步、心理健康、具有一定技能、对社会有用的人的过程。教育,即通过培养人的活动而作用于社会,促使受教育者从无知转化为有知,从没有良好品德到有良好品德,从身体软弱转化为身体强壮,以及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将观念转变为行为、习惯等。教育的目的,是把人类已有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经验、技术、理论转化为受教育者的内在素质,其实际意义在于辅助受教育者完成社会化、作用于社会。从这一角度可见,社会化与教育目的相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大学生成长的背景和现实条件,决定了教育是大学生完成社会化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尽管提出了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要求和设想,可以广泛运用大众信息媒体进行教育,且经济活动、政治活动、文化活动、家庭生活等也被赋予教育的职能,事实上,学校教育是大学生社会化最为高效、可靠的教育方式,而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又是学校教育的一条极其重要的途径。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神圣使命,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使大学生身心得到和谐健康发展,而且是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有力保障。作为一种社会化途径,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具有双向性:不仅对实施教育的社会化主导力量有益,也对受教育的社会客体有益,它既是客观的,又具有社会性。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政治立场有明确的导向作用、对大学生行为起调控作用,对大学生日常心理进行指导与帮助。是大学生社会化的灯塔,同时也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提供服务和保障。
二、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于大学生社会化的途径和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承担着
“资政”和“育人”的双重功效,其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途径对大学生社会化发生作用。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系统性、可操作性,使大学生在如此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更好的转变自己的社会角色,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根本,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大学生社会化的前提和保障。相当部分的大学生在注重实现自我的同时,往往忽视和拒绝贡献社会,在自我与社会之间未寻求到合理的平衡点,从而削弱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