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关于建立校级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doc

格式:doc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建立校级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doc

上传人:豆芽 2014/2/2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建立校级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建立校级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论文摘要:校级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的建立,在为上级主管部门决策提供相关数据、为各级各类的评估检查提供依据、为社会监督提供信息服务的同时,更为学校自身的教学质量监控提供了坚实的平台。构建一套完整、规范、科学高效、可操作性强的校级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必将对高校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论文关键词: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教学质量监控;硬数据;软数据

教学基本状态数据是反映高校教学工作运行状况和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一所高校的办学水平、办学实力的重要体现。建立校级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并以此为平台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将更有利于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校级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的特点及作用
建立校级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充分发挥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功能的作用,既为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也为各级教学工作评价提供数据支持,又为社会各界了解高校、对高校提出评价和监督开通了渠道。

对教学基本状态数据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一般分为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与这两种分析方法对应的数据类型,我们可以用“硬数据”和“软数据”来表述。
“硬数据”一般是以数字的形式出现,具有统计功能,主要包括数量、名次和比率,如在校学生数、师资队伍情况、学校占地面积、校舍及实验室面积、教学仪器设备的数量及价值、图书馆藏书及体育场馆面积、各项教学经费投入情况等。而“软数据”一般是指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和描述,不具有统计功能,主要包括文字,文档,图像信息等。“软数据”在数据库中往往也通过“链接”呈现,如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的制定与落实情况、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及执行情况、教学质量标准的制定及监控情况、各种评估、评价(如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各级各类的听课评价、社会及用人单位的评价等)及反馈、各种总结报告、获奖情况等。
“硬数据”的客观性比较强,一般以真实的实物的数量为依据,是对学校办学基本条件的反映,是办学指标体系中衡量学校的办学水平的主要观测点,无论是高校间或是同一高校不同发展阶段都具有较强的可比性,是学校“硬实力”的体现。而“软数据”是建立在一定“硬数据”基础上的,反映的是高校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水平,是学校“软实力”的体现。一般来说,“硬数据”容易检验、测评,统计分析也比较简单,结果呈现也比较清楚明了;而“软数据”由于没有固定的标准和模式,“数据”的表现形式呈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其特色也容易体现,但对其检验和评价比较复杂,且容易受各方主观因素影响,结论往往出现不一致的情况。“软数据”和“硬数据”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他们是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关系。“软数据”必须建立在一定“硬数据”的基础之上,没有“硬数据”的支撑,“软数据”就失去根基;而“软数据”又对“硬数据”的产生、发展、变化起到巨大的反作用。比如说,学校的办学理念会直接影响到办学的投入和教学条件的改善,科学合理的决策对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

建立校级教学基本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