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嵩口镇情1、历史概况:嵩口镇现所辖区域,宋代为和平乡英达里,元代称29都、33都、34都,明、清时期称中和乡感应里和和平乡英达里、保德里,民国初属南区,1927年改为嵩口镇。建国初划为三区1995年设嵩口区,辖1镇16个乡;1958年改为嵩口公社,下辖嵩口中、东洋、长庆、盖洋、伏口5个管理区,其中嵩口管理区下辖13个生产大队;1984年设嵩口镇,辖1个居委会,20个村。2、自然地理:嵩口镇位于永泰县的西南部,东接梧桐镇,南与仙游县的东湖乡毗邻,西依伏口乡,北连长庆镇,距县城56公里,,镇所在地海拔145米。境内山峦起伏,峰谷相间,大樟溪贯穿境内,山谷盆地肥沃,灌溉方便,是本县重要的农业、林业乡镇之一。3、行政区划:境内辖邹湖、月阙、道南、中山、下坂、芦洋、东坡、三峰、佳洋、际头、村洋、月洲、溪口、里洋、大喜、赤水、龙湘、玉湖、溪湖、梧埕20个行政村,1个街道居委会,1个林场,83个自然村,337个村民小组。全镇共有人口321966人,。4、自然资源:全镇土地总面积386486亩,其中有林地26万亩,。三峰、东坡、下坂、芦洋,境内有月洲溪、大喜溪、赤水溪、角坑溪等大樟溪支流,,现已开发电站5座,。山塘8个,水库1个,。森林覆盖率达95%,木材蓄积量78万立方米,主要树种有阔叶树、马尾松、杉等,有名贵树种红豆杉、天杉、黄楮、鸭脚樟等。嵩口镇位于永泰县的西南部,北纬25度48分,东经188度35分。西接洑口乡,北接长庆乡,东接梧桐乡,南与仙游县的东湖乡交界。海拔145公尺,距樟城镇56公里。总面积250平方公里。镇下辖1个居委会,20个村,有328个村民小组,6513户,29396人(其中农业人口26291人,非农业人口3105人)。辖区内有畲族28户,165人。最高气温38摄氏度,最低气温-1摄氏度。年平均温度20摄氏度,。嵩口镇所辖区域,宋时属和平乡英达里;元时分属29都、33都、34都;明、清时分属中和乡感应里和英达里、保德里;民国初属南区,27年改为嵩口镇。建国初属三区;1955年设嵩口区,辖1镇16个乡;1958年改为嵩口公社,下辖嵩口、东洋、长庆、盖洋、洑口5个管理区,其中嵩口管理区下辖13个生产大队;1984年设嵩口镇,下辖1个居委会,20个村。嵩口镇境内山峦起伏,峰谷相间,地势险峻。东面的鲤鱼上天(山名),海拔1533公尺,东南面的乌石山海拔887公尺,西面的白岩尖海拔1608公尺,南面的东湖尖海拔1681公尺,为本镇也是全县的最高峰。嵩口自古即被称之为永泰的南大门。1949年8月2日,南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即由此挥师东进,解放县城,挺进福州。大樟溪贯穿本境,山谷盆地肥沃,灌溉方便,为本县的主要农业区之一。经济以农业为主,兼有林、副、牧业。全镇有耕地14599亩(其中水田14419亩)。农业机械总动力3067千瓦,蓄水10万立方米以上的水库3座,,,总有效灌溉面积为14339亩。(亩产313公斤);种植经济作物928亩,,甘蔗3725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