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教学反思本节课设置的环节较多,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并且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经历视频采集加工评价的过程。在课前我就对教学环境做了充分准备。首先机房安装的会声会影版本不能太高,要考虑学生机的性能,同时还要支持DV所录制的视频格式。还要安装支持视频广播的学生机教师机广播管理软件。要提前做好FTP服务器架设,还要在前几课教授学生并熟练使用。要为每个学生配备耳麦。要保证课上录制的视频等素材文件大小适中,能在短时间内下发给学生,为此准备了千兆交换机,并且准备了备用素材,在课前就发送给学生机。本课的教学设计,首先演示了一段刚刚由我带领的校园电视台制作的短片,短片节奏紧凑欢快,为教学引入做了很好的铺垫。设置了5-8分钟的自主探究学习时间,同时使用现场采访录制学生自己的视频照片作为下面加工的素材,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热情和兴趣,现场采访的气氛轻松,为学生提供了多个表达自己的预设问题,锻炼他们的表达与胆识,班级班训的环节是我教学设计的得意之笔,让每个同学都有参与到素材里的机会,并提高了班级集体的凝聚和士气。在接下来的会声会影界面功能介绍环节的同时,把刚刚拍摄录制的素材文件利用广播软件静默传输下发给学生,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在编辑加工的授课环节,少讲多练,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探究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表达能力,审美能力。本环节设置课堂时间比例更多,任务设置分层教学方法,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效果。学生成果评价是本课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针对课程的三维目标,设计了:(1)自我评价:学生对自己剪切合成的作品进行欣赏后,进行自我评价。(2)小组评价:每个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小组讨论,得到小组推介作品。(3)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小组推介作品,推出3个左右的好作品进行全班欣赏。在学生完成任务一后,教师巡视中挑选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当堂评价,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挑选出班级最受欢迎的作品,提高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鼓励学生创作出好的作品。在评价过程中让学生体会自己的不足之处,学会审美能力。本课教学设计,内容丰富,节奏紧凑,涉及到信息的采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传输、处理、发布等技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完美整合。教学效果理想,实现影片编辑师启蒙与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