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校验: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苏通科技产业园区规划苏通科技产业园区规划苏通科技产业园企业简介1、高起点规划-科学规划的新蓝图园区土地利用类型图园区特点综合分析苏通科技产业园,可概括为“区位独特,规划一流,开发科学,产业先进,生态优先”五个特点。①区位独特苏通科技产业园位于苏通大桥北翼,是江苏沿江、沿海发展的交汇点,地处沪、苏、通“小金三角”的中心点,距上海、苏州一小时以内车程,是南通接轨上海、融入苏南的桥头堡。园区交通十分便利。在轨道交通方面,在既有的“一纵、一横、三支线”的铁路网路规划上,新增一条线路,在园区内发展多式联运,提高装备制造园区的集疏运能力;利用城市轨道及常规公交,将园区与开发区站进行衔接,方便旅客换乘进入园区;南通市城市轨道1号、2号线全部进入园区。在道路交通方面,具备“一纵、一横”的高速公路网络,一纵是沿海高速,一横是宁启高速;具有“三纵四横两连”的快速路网结构;便捷通畅的主干路系统,与高速公路、快速路有效衔接。这一独特的区位交通优势,使园区与上海和苏南以及南通的主城区的联系更为密切,真正融入上海一小时都市圈和长三角核心圈。②规划一流苏通科技产业园的规划由曾经成功完成苏州工业园区规划编制工作的新加坡邦城规划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设计。邦城公司坚持区域协调、生态优先、以人为本、节约集约、循环经济、科技创新等原则,运用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文化、和谐社区和科学管理的规划理念,创新“延续、整合、联动、覆盖”策略,聚合国际先进的生态、环保、节能技术,推进清洁生产,优化能源结构,大力促进清洁能源、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利用,加强科技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高效循环。整个园区规划结构为“一核、两带、三廊、四区”。一核,即中央绿核。二带,即贯通园区南北,以及斜向由区域绿心延伸而出的两条生态绿带。三廊,即依托现有河道,分别自西、南、北三个方向汇聚至区域绿核的中央绿荫廊道。四区,即区域中心、居住生活区、商务科技城、高科技产业区。③开发科学苏通科技产业园由中新股份(CSSD)、南通开发区、省农垦集团,按照51%、39%、10%的股权比例,组建中新苏通科技产业园(南通)开发有限公司,遵循“一次规划、滚动开发,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远近结合、由西到东、由北向南,分三期对园区进行开发。一期开发二期开发三期④产业先进苏通科技产业园将借助长三角丰富的科技、教育、信息等雄厚资源,发挥毗邻上海、苏南经济圈的区位优势,促进形成与长三角其他产业园区优势互补、错位竞争的发展格局,并依托既有的产业基础,围绕“高技术、高附加值、高配套率和较大产业规模”的发展目标,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龙头,带动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和园区综合实力提升,重点形成“两主三辅”的先进制造业发展格局。“两主”,一方面是海洋及港口工程装备制造,包括港口装备制造,海洋资源勘探和油气开发技术装备,特种船舶及配套装备,深远海探测技术、救助、运载、作战技术装备,大型海水淡化成套设备等产业;另一方面是新能源装备制造,包括风电、太阳能光伏、智能电网、生物质能、新一代储能电池等产业。“三辅”,一是高端电子信息业,包括高性能宽带信息网、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集成电路设计等产业。二是新材料产业,包括激光显示、碳纤维、电子信息新材料、交通运输和航空航天新材料等产业。三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及医疗装备产业,包括生物工程及新医药、医疗装备等产业。⑤生态优先生态型是苏通科技产业园重要的功能之一。在土地利用方面,倡导“疏密有别”的建设布局,选择承载力较强的地块集中开发,反对蔓延式开发,留出更多自然生态用地,重视水域和滨水利用,开发中将保留80%左右的水体;在交通方面,将公交系统发展与城市开发相结合,开发强度越大的地方,离公交站点就往往越近。设计了完善的以自行车和步行为主要方式的慢行系统,可以分流相当一部分的短距离通勤交通;在景观系统规划方面,注重促进生物的多样性,确保绿地的宽度和面积以保证大多数本地鸟类的活动空间,同时加强垂直绿化,保持绿化体系的延续;在能源利用方面,考虑开源节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在供水上,除了传统的水源,强调了对非常规水源的利用,包括雨水和再生水。在排污上,强调各类污水的分离,同时利用保持良好的湿地系统,提高水资源自净能力。苏通科技产业园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规划人口约30万,根据中新双方专家建设国际化城市的先进经验,将用10年的时间,开发建设成一个高科技、生态型、国际化、综合性的江海生态城,国际创业园。❤规划理念:2、园区概念规划园区总体规划图园区用地规划图①建立知识经济时代以研发驱动产业、以软环境吸引人才的科技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