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比较文学》论文汇编.doc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比较文学》论文汇编.doc

上传人:wxc6688 2019/11/9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比较文学》论文汇编.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比较文学视野中的东方文学研讨会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2002/11)1比较文学视野中的东方文学研讨会论文与摘要汇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主办2002年11月28-29日说明:根据作者的个人意愿,部分论文全文不在此刊载,只保留论文摘要。论文与摘要按作者姓名的拼音字母进行排序。对谈·被撕裂的痛苦·异国形象——从《梅红樱粉》谈起蔡春华(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350007)内容提要:本文从《梅红樱粉》入手,主要探讨了中日现代比较文学研究中的三个问题。第一,对“友邻型文化关系”对谈的内涵和意义的理解;第二,研究一部分从小就接受汉文化熏染的作家,在文化断裂期与汉文化关系这一课题对中日现代比较文学的意义;第三,研究日本作家、学者笔下的“中国”这一异国形象的意义。论文在阐释对上述三个问题的同时,也肯定了《梅红樱粉》对此做出的努力。中国比较文学学科自建立伊始迄今,从中日作家作品、理论思潮、翻译译介等视角进行的或者影响或者平行的比较研究可谓为数不少。仅就中日现代比较文学研究而言,王向远先生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日现代文学比较论》“附录一”里,曾将1980—1998年将近二十年间、在中国大陆出版的相关论著、论文罗列了出来。1虽然1999年至2002年的研究论著和论文尚未见这样详细的文献清单,但为数绝对不少。出现这种研究盛况的原因是很复杂的。除了因学科的建立而触发新的学术研究生长点等因素外,中日两国在地域、文化源流、文学品质等方面存在的历史文化交流远因,与喧嚣日上的全球化新潮流新动态则是主要的原因。比之中西文学文化比较,中日两国还横亘着一段让中国人永远无法释怀的历史恩怨,这一道抹不去的硬伤加之以不断上演的“参拜靖国神社”,都在有形或无形地给中日文学文化比较增添言外之音。尽管学术研究中理性精神无可置疑地不可或缺,但这样的论述好象多少还是带着一定的民族情感与取向。由此它也揭示了在中日现代文学研究领域里,真正意义上的、尽可能接近客观的学术研究有多么困难。更应该指出的是,这种困难是双向的,不仅中国研究者要面对,日本研究者也不可回避。一关于“友邻型文化关系”的对谈王晓平先生的新著《梅红樱粉》的开篇是他与现任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川本皓嗣先生的对谈《对谈:“友邻型文化关系”还有多远?》,该文曾刊载于学术期刊《中国比较文学》2002年第2期。王晓平先生说:“这种以朋友的态度来对待对方文化的关系,我们姑且把它叫做‘友邻型文化关系’吧。”2与“友邻型”相对应的日文原文是“善隣型”,“友”与“善”在汉语体系里为同义构词,为友称之曰善,善者可为友也。这样的提法也可谓是处理现今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圈的文化关系的一般原则,其核心思想则指向非二元对立式的崇拜与蔑视、先进与落后的真正的平等文化关系。而在中日文学比较这一范畴内,这样的提法还包括地理意义上的地域关系、古代文化传承、近现代对这一传承的倒戈及其引发的一系列影响等特殊含义。从而也就自然地带有意味深长的历史余波。或许这与王先生在对谈时的本意并不全然符合,而仅仅是作为读者的我对此的一种理解。对谈中有两个问题很值得当今比较文学研究者关注。第一是关于弱势文化如何与强势文1王向远:《中日现代文学比较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2王晓平:《梅红樱粉》,第17页,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年。化共处的问题。川本先生对此的理解代表了思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