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政工师职称论文政工师职称论文:高校党务信息化建设刍议摘要:信息技术在推动高校科研、教学运作模式转变的同时,也对高校党务工作提出新要求。充分利用、整合各类人力、物力、技术资源加快高校党务信息化建设是高校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本文结合高校党务工作的实际需求,对党务信息化建设深入思考,总结了高校党务信息化的基本目标要求和重大意义,并指出高校党务信息化建设应注意的“五大问题”:注重安全保密,提高运行效率;注重软件开发,扩展设计功能;注重部门协调,完善硬件设施体系;注重素质提升,培养专业队伍;注重交流互动,突出民主党务特色。关键词:高校党务工作信息化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脑技术和互联网已经渗透进社会的方方面面,推动着人们办公、学习、生活方式的转变,也给高校党务管理带来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在推动高校科研、教学运作模式转变的同时,也对高校党的建设提出新要求,迅速推进党务工作信息化进程。目前我国高校在党务工作信息化建设方面都采取了一些措施,利用网络平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办理一些具体党务工作,但多数高校未建成完整的党务工作信息化体系,信息技术功能并未得到充分有效发挥,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着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高校党务工作信息化建设成为一个值得研究思考的课题。一、高校党务信息化建设的概念。传统的观点认为,“信息化是指人们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达到较高的程度,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推动人的智能潜力和社会物质资源潜力充分发挥,使社会经济向高效、优质方向发展的历史进程”。高校党务信息化建设是指引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党务管理的过程建设,通过信息化建设使高校党务在工作方式、党务公开、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等诸多方面实现信息共享和高效运转;同时建立健全党务信息化的配套制度,比如保密制度、软件硬件维护制度等,使党务信息化管理成为科学完整的体系。党务信息化建设包涵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开发并应用适合高校自身特点的计算机软件;(2)配置电脑、音视频等先进设备;(3)建立党务工作网上办公平台或者网站;(3)结合党务工作特点,合理设置网站栏目,发挥宣传、教育培训、传递沟通等功能;(4)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保证党务工作在电脑互联网上安全健康运行。也就是说,高校党务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涵软件建设、硬件建设、制度建设以及党务办公平台的日程维护与管理。二、高校党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网络技术具有极大的信息承载功能和快速传输功能,能够有效地整合高校党务工作的各类资源,降低党务工作成本,提高高校党务工作的效率,推进党务公开进程,促进党内民主,推动的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健康发展。1、高校党的建设新形势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与水平是我党一贯的方针。党建工作也应与时俱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提高的党组织的领导与服务能力。在党的思想建设方面,高校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开阔党员的视野,促进思想解放,确保教育的时效性和互动性,巩固主流意识的地位;有利于及时传达党的方针政策,快速传递高校各级党组织的文件和党务工作信息,帮助党员学生接受先进思想,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有利于灵活地利用电子网络信息量大、传输快速的特点,推动党务工作方式的创新,增强思想教育的吸引力,提高教育成效。在党的组织建设方面,高校党务信息化建设,能充分利用信息平台,有利于增进基层党组织之间的交流互动,实现各级党组织、普通党员与党委之间直接沟通,降低党务工作成本,提高党务工作效率。在党的作风建设方面,有利于党务公开和党内民主监督,催进党员干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推进廉政建设。自高校扩招和合并组建以来,各高校党员数量激增,加强党的建设,促进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和迫切,党务信息化成为提高新形势下党建工作水平的重要手段和必要途径。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迫切要求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当前,政治多檄化和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的趋势,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也日渐成熟,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使社会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特点,外部环境的变化深刻地影响着高校党建工作,高校党务工作也面临巨大挑战。高校是人才聚集的领域,也是各类思想文化激烈交锋的阵地,西方网络信息对青年一代的主流意识形态进行渗透从[1][2]未间断,一些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影响着教职工和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我们不占领思想教育的阵地,就会让西方势力趁虚而入。“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网络,用正确的舆论导向、先进的思想文化抢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