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安源区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要求,制定安源区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第二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在本规划范围内的各项开发建设均须依据本规划执行。第三条本规划文件包括①文字部分:文本及规划说明书,②图件部分:这两部分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其中文本和图件具有法律效力。第四条本规划文本与国家、本省和本地区的其他相关法律、法规配套使用,对开发建设进行管理和控制。第二章规划设计依据第五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年版;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4、《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6、《江西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导则》;7、《萍乡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8、安源区委、区政府印发的相关文件;9、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工业、新城区和投融资“三大平台”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第三章规划目标、指导思想及规划原则第六条         规划目标合理解决好产业基地功能、交通、经济与景观之间的协调关系,使之成为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有机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第七条         规划指导思想(1)从自身资源和场地条件入手,整合其土地资源、环境景观资源和交通条件,同时考虑地区的环境生态容量,综合分析确定其产业空间布局结构和服务空间。(2)提高土地利用率,强调建厂规范化,生活社会化,搞好社会综合服务,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优良的综合投资环境。(3)注重节能降耗,注重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生产安全、工业卫生和节约用水用电。(4)结合现状山体、水体进行景观规划,建设环境优美的产业基地;解决好竖向问题,以节约投资;(5)本着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规划一步到位,分期实施建设产业基地。第八条         规划原则(1)合理的用地功能布局和土地利用方式——做好规划。(2)创造有弹性的城市空间开发结构——考虑开发的灵活性,弹性。(3)引入成片区的商业配套设施概念——新型服务设施的活力和必然。(4)结合地形地貌规划道路和用地功能——节约投资。(5)强调突出地形特征和保护自然绿地——创造山地城市的特色。(6)将山、水等功能焦点及联系它们的交通系统作为重要景观因素——城市设计。(7)创造稳定的生态结构,对环保提出更高的要求,逐步实现生活的“全过程”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第四章规划总体布局第九条规划范围安源区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位于萍乡市安源区东部,北起320国道,西至萍乡市高新技术工业园东区,东临高坑一线,南至萍高路。,。第十条 规划性质全力发展第二产业,以技术密集型为主、劳动密集型为辅,以适应高新技术为主,一般技术为辅的无污染新材料聚集区和研发基地。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纳米材料、先进复合型材料、先进陶瓷材料、生态环境材料、新型功能材料、有色金属材料等。第十一条 规划布局产业基地的布局采用组团式的布局思想,并强调生态观念、环境意识。以二纵四横干道形成支撑骨架,构建出“二纵四横、六片区”的基本功能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