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印度跨流域调水工程设计、运行及管理            摘要麦蒂渡槽设有管理处负责运用管理和养护维修等工作。运行20多年来渡槽经常在高水位下运行,未出任何事故。通过检测未发现工程有明显的位移和沉降,也未发现渡槽常见的漏水现象。这些充分说明戈麦蒂渡槽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水平都是很高的......关键词印度跨流域调水工程设计运行管理 1印度水资源及跨流域调水工程概况印度是世界上第七大国,,人口近10亿,由22个邦和9个直辖区组成,可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55%,农业产值占均降水量1100mm,总降水量37万m3,蒸发量约占降水量的1/3,地表水年径流量约17万m3,,。印度的降水量分布不均匀,喜马拉雅山东部和西海岸的山脉年降水量为最大可达4000mm,东部阿萨姆地区为1000mm,在中部和南部的高止山脉背风坡面不到600mm,最干旱的西北部拉贾斯坦和塔尔沙漠以及孟买北部固贾拉特年降水量不足100mm。印度的河流水源有两种:一种是雪水补给的,在北部和西部经常引起洪水;另一种是季风雨补给(印度降雨量的90%集中在6~9月的雨季),在中南部造成短暂的洪水,这些河道旱季干涸,雨季暴涨,很有规律。印度现有灌溉面积2200万hm2,占可耕地面积的15%,仅占预计潜在灌溉能力的一半。据粗略估计,印度的1/3地区水量有余。1/3地区缺水,1/3地区水量时多时少。因此,开发印度水利资源最好和最可靠的办法就是把季风雨径流贮存在水库中,并用于作物需水期灌溉。由于水库库容与年径流相比根本谈不上实现有效控制和最佳利用,所以跨流域长距离调水就成为开发印度水利资源恰当而重要的方式。长距离大流量调水在印度已有五个世纪的历史,如西珠木那运河和阿格拉运河从喜马拉雅山调水至遥远的旁遮普、乌塔普拉德西和拉贾斯坦。20世纪开始,特别是印度独立以来调水工程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如北方邦的萨尔达-萨哈亚克调水工程从卡克拉河-萨尔达河送水到恒西平原,供水渠长260km,设计流量650m3/s,灌溉面积约160万hm2,拉牟刚嘎河供水工程,灌溉面积约60万hm2;巴克拉-前加尔调水工程,;那珠那沙供水工程,灌溉面积约80万hm2;唐巴德拉供水工程,灌溉面积约40万hm2以及正在建设中的拉贾斯坦运河工程,从喜马拉雅山输水到拉贾斯坦的沙漠地带,供水渠长178km,设计流量685m3/s,灌溉面积约120万hm2。 20世纪90年代印度国家水文研究院提出的2000年及2025年全国需水量预测见表1。表1印度2000年、2025年需水量预测表由此表可见,印度全国年需水量将由1990年的5520亿m3增加到2025年的10500亿m3,增加190%;其中灌溉用水由4600亿m3增加到7700亿m3,增加167%。其增长速度是十分惊人的。尽管近几十年对灌溉水源做了大规模的开发,但印度政府和各邦政府对长距离大流量调水问题仍在进行认真的规划和调查研究。这些调水规划有:哥达瓦利河-克里西那河-蒲那河调水计划;那马德河高水运河;西流河水东调计划;恒河建高坝蓄水计划;布拉马普特拉河-恒河调水计划以及开发拉贾斯坦沙漠计划等。印度政府已经认识到大规模调水对于开发水利资源和改善环境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