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顿号和逗号一样,是表示句中的停顿的,它与逗号的不同点是:只限于用在句中并列成分之间,顿号相当于连词和,即用顿号的地方,一般可以用和字;不过,用和的地方,不一定都可以换成顿号。什么叫并列成分呢?句中使用的词或比词大的短语、句子等,它们处在同等的地位上,或是同属于被叙述的对象,或是同属于叙述别的事物的,都叫并列成分。例如:,笸箩里放着剪刀、线团、布头和针线包。(小学《语文》第五册《周总理的睡衣》)、青海、陕西等省广大城乡用的电,部分是从这儿输送去的。(小学《语文》第八册《参观刘家峡水电站》),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小学《语文》第五册《美丽的小兴安岭》)!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美得并不空洞。叫人心中感到亲切、舒服。(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林海》)、物产丰富的世界。(小学《语文》第六册《海底世界》),可以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认识能力和作文能力。(小学《语文》第六册《基础训练7》),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着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小学《语文》第四册《黄山奇石》)例1中剪刀、线团、布头、针线包四种物件并存于笸箩中,是并列关系;作为词,它们在这个句子中的地位也是并列的。所以它们之间使用了顿号,第三个顿号被和字代替。例2的甘肃、青海、陕西,是并列的地理单位,在句子中也是并列关系,所以它们之间使用了顿号。例3中红的、白的、黄的、紫的是并列的几种颜色,中间用了顿号。例4中亲切、舒服,是心理的感觉和体会,是并列关系,所以它们之间使用了顿号。例1例4中的并列成分都是由词充当的。例5中,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是对海底世界的评价,是并列关系,在这个句子中的地位也是并列的,所以它们之间用顿号。例6中的观察能力、认识能力、作文能力,作为能力,并列存在,作为短语,在这个句子中地位也是并列的。所以它们之间用顿号。例5和例6中的并列成分已经不是单词,而是由多个单词构成的短语,如景色奇异由景色和奇异两个词构成,作文能力由作文和能力两个词构成。这种比词大、比句子小的组成形式叫短语。例7中,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是不同的岩石名称,它们本身又各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但在例7中,它们失去了自身作为句子的独立性,成为大句子中一个成分的三个并列小成分。所以它们之间也用顿号。(标有引号的并列的词语之间也可以不用顿号隔开。)顿号表示微小的停顿,停顿的时间是相对于其它符号来说的,句子标志的符号(句号、问号、叹号)表示的停顿,时间略长;句子内部的符号(顿号、逗号、分号)表示的停顿,时间略短。而在句子内部的停顿中,顿号表示的停顿最短,分号最长,逗号居中。下面的例子可以体现出这一规定的要求:、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烧的柴火,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小学《语文》第八册《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同上)例8中,吃的穿的烧的三个大部分之间用逗号隔开,而吃的这个小部分中粮食、蔬菜、水果、肉类之间使用顿号隔开,穿的这个小部分中棉、麻、毛、丝之间用顿号隔开。显然逗号的停顿大于顿号的停顿。例9